说文解字“氐”族字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文解字“氐”族字的研究

说文解字“氐”族字的研究   摘要 本文根据蔡永贵先生的字族理论,分析了《说文解字》中以“氐”为母文的同族字。《说文解字》中从“氐”得声的字一共有27个,有22个属于“氐”族字,还有泜、蚳、趆、、阺5个字中“氐”只有表音的作用。   关键词 氐 母文 氐族字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蔡永贵先生认为:“形、音、义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的一系列汉字构成了一个汉字‘字族’。构成汉字‘字族’的各个字都是由同一个‘母文’孳乳出来的,因而它们之间具有同源关系。这些处于同一字族具有同源关系的汉字都属于这个字族的‘同族孳乳字’或‘同族分化字’,简称‘同族字’。”   本文根据这一理论,系联出《说文解字》中以“氐”字为母文的22个同族字,并分析了它们与母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氐,《说文·氐部》:“氐,至也。从氏下箸一。一,地也。凡氐之属皆从氐。”严可均曰:“小徐本‘至也’下有‘本也’”。《玉篇·氐部》:“至也,本也”。《说文解字约注》:“许意氏崩从高下箸地,与鸟飞从高下至地同意,故以‘至’训‘氐’,而申释之曰:‘从氏下箸一。一,地也。’则氐篆当以‘至’为本义。今语所称抵达,当以此为本字。”由此可知,“氐”之本义为至,即抵达、到达,引申有接触之义,而氏崩箸地而止,又可引申为停止,静止之义。《说文解字约注》:“氏崩箸地,则在下矣,故引申为高低之称。许书无‘低’字,‘氐’即‘低’也。木之本在下,故‘氐’亦可训‘本’。”故“氐”又有低、下之义。   1 以母文的本义“至”义为义核的“氐”族字   邸:在义核为{至}的母文“氐”上加类属标志“邑”旁,而有邸字,表示与“邑”有关的至义。《说文·邑部》:“邸,属国舍。从邑,氐声。”《汉书·文帝纪》:“至邸而议之。”颜师古注:“郡国朝属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归至也。今人因谓逆旅皆曰邸舍。”《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三》:“尽得邸阁粮谷战具。”胡三省注:“邸,至也,言所归至也。”按:“邸”指人所到达的处所。   2 以母文的引申义“接触”义为义核的“氐”族字   (1)抵:在义核为{接触}的母文“氐”上加类属标志“扌”旁,而有抵字,表示与“扌”有关的接触义。《说文·手部》:“抵,挤也。从手氐声。丁礼切。”段玉裁曰:“排而相歫也。”《汉书·司马迁传赞》:“或有抵梧。”颜师古注:“触也。”《广雅·释诂三》:“推也。”按:两物相推相挤必相接触也。   (2)牴:在义核为{接触}的母文“氐”上加类属标志“牜”旁,而有牴字,表示与“牜”有关的接触义。《说文·牛部》:“牴,触也。从牛氐声。都礼切。”段玉裁曰:“《角部》‘触,牴也。’亦作抵、觝。”《汉书·武帝纪》:“作角抵戏。”《注》引应劭云:‘抵者,相抵触也。’则以抵为牴,由来已久。《说文解字约注》:“牛于诸畜中性好触物,故牴字从牛。凡牴触字,皆应作此。今作抵者,盖由隶变,笔画小易以致然也。”按:抵、牴实为一字,依“牴”之字形,原当指牛以角相推相挤,后因隶变,“牜”失去撇笔变为“扌”。   (3)羝:在义核为{接触}的母文“氐”上加类属标志“羊”旁,而有羝字,表示与“羊”有关的接触义。《说文·羊部》:“羝,牡羊也。从羊氐声。”《说文解字约注》:“牡羊好触,因是有名。”桂馥义证:“羝,通作牴。”按:羝为好触之动物。   (4)胝:在义核为{接触}的母文“氐”上加类属标志“肉”旁,而有胝字,表示与“肉”有关的接触义。《说文·肉部》:“胝,腄也。从肉氐聲。竹尼切。”《广韵》:“皮厚也。”《集韵》:“一曰茧也。”《荀子·子道篇》:“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杨注云:“胝,皮厚也。”《说文解字约注》:“凡足行步过远,手操重过劳,皆易生胝,湖湘间呼为硬肿。其形似肿,按之甚坚而不痛,以刀割之,内则似茧,故古人又直谓之为茧。”按:胝,人之手、足长期与物体接触摩擦所生之物,即今人常说的“茧子”。   (5)厎(砥):在义核为{接触}的母文“氐”上加类属标志“厂(石)”旁,而有厎(砥)字,表示与“肉厂(石)”有关的接触义。《说文·厂部》:“厎,柔石也。从厂氐声。砥,厎或从石。”段玉裁注:“厎者,砥之正字。”《书·禹贡》:“砺砥砮丹。”孔颖达疏引郑玄云:“砺,磨刀刃石也,精者曰砥。”《孟子·万章下》:“周道如厎。”赵岐注曰:“厎,平也。”此谓以厎石磨砺物体使其齐平也。《说文解字约注》:“石之常见者,高大粗涩,亘积成山;其柔滑细圆者,恒在水底,取而用之,可以磨刀,可以平物,湖湘间称为‘磨刀骨’,骨犹石耳。”按:厎,磨物之工具,磨砺物体必使其与工具相接触,故含有接触义。   3 以母文的引申义“低、下”义为义核的“氐”族字   (1):在义核为{低、下}的母文“氐”上加类属标志“见”旁,而有字,表示与“见”有关的低、下义。《说文·见部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