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的研究进展
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的研究进展
摘要:西南喀斯特地区特殊的二元结构水文系统使得该区水分运移相当复杂。目前,水资源短缺和水质退化已成为喀斯特地区面临的严重问题。开展喀斯特水资源相关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喀斯特典型区贵州省为例,从水资源现状、水资源承载力、土壤水研究以及生态环境对喀斯特地下水的影响方面总结了喀斯特水资源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建议。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水资源;贵州;研究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a)-0000-00
引言
喀斯特环境以其独特的二元水文结构为基本特征,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贵州位于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的东亚片区的中心,全省碳酸盐岩的出露面积达13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在全省86个县级单位中,有75个县(市)属于“喀斯特县”,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水资源是喀斯特地区自然生态平衡、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贫困消除的决定性因素。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垦殖、陡坡开垦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喀斯特地区水资源问题严峻,临时性干旱频繁。另一方面,随着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急剧增加。本文以贵州省为例,从该区水资源现状、水资源承载力、土壤水研究以及生态环境对地下水的影响方面总结了喀斯特水资源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建议。
1贵州省水资源概况
1.1 贵州省水资源量概况
贵州省位于我国南方喀斯特强烈发育的高原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1300毫米之间,属于湿润地区。据2010年贵州省水资源公报,全省平均降水量1105.9 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1948.15亿立方米,属平水年份。2010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956.54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43.0毫米,比上年增加5.1%,比常年偏少9.9%,属平水年份。全省地下水资源量为251.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97 %,比常年偏少4.1%,其中长江流域片区为176.9亿立方米,珠江流域片区为74.5亿立方米。虽然雨季降水丰沛,但由于喀斯特二元水文系统使得降水容易经地表渗入地下难以开采,工程性缺水严重。
1.2 贵州省水质状况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发建设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量迅速增加,废水污染排放量日益增大,贵州省水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十一五”、“十二五”以来,随着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环境管理的推进,贵州省地表水水质状况持续好转。据2013年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对全省在长江、珠江两大流域七大水系共44 条河流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85 个水质监测断面中,达到Ⅰ~Ⅱ类水质的断面为52 个,占总监测断面的61.2%;达到Ⅲ类水质断面为19 个,占总监测断面的22.4%;2 个断面为Ⅳ类水质,占总监测断面的2.4%;1 个断面为Ⅴ类水质,占总监测断面的1.2%;11 个断面4水质劣于Ⅴ类,占总监测断面的12.8%。2013 年全省满足水质功能要求的断面有70 个,占总监测断面的82.3%。虽然贵州省地表水水质状况尚好,但随着该区城镇化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水质继续保持和持续改善的形势仍然严峻。值得注意的是,喀斯特地区地上地下双重空间结构,使污染物直接转入地下水中;又因缺乏溶解氧、阳光,导致微生物繁殖慢,地下水水体自净能力差,容易造成点、线、面、体的全面污染,导致功能性缺水。
2西南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研究现状
2.1 喀斯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水资源承载力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条件,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在某一具体历史发展阶段下,经过合理优化配置,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撑能力。喀斯特区独特的水文结构及其功能效应增加了该区水资源开发及利用难度。目前,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有:王在高等[1]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并利用LOGISTIC预测了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周亮广等[2]提出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相关研究。鹿坤等[3]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了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杨秀英等[4]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析和研究了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孔兰等[5]研究了贵州省喀斯特流域径流量时序演变特征分析。张美玲等[6]运用多目标灰色关联投影法,研究了贵州省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地域差异。贺中华等[7]进行了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这些研究对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2.2 喀斯特土壤水研究
土壤水与地表植被、大气水、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