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阳市职业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的研究
贵阳市职业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的研究
【摘要】在全世界都掀起汉语学习热潮的背景下,贵阳某些高校教育过度重视对事实、事物意义的文化认识与追求,忽视对价值意义文化的认知与把握,以文化为内涵的教育蜕变为单纯专业化技能教育,职业院校尤为严重。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必要对贵阳市职业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系统的研究,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贵阳市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在传统文化研发和实践教育上具有代表性,本文正是以此作为个案,从现状、原因和对策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贵阳;高职院校;传统文化;现状
1 贵阳市职业院校传统文化(国学)教育总体现状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国学一词原指国家学府,较早见于《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近代国学概念形成于清末民初,当时西方学术进入中国号称西学,与之相对人们把中国固有学问谓之中学,也就是国学。国粹派邓实先生在 1906 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现如今,国学即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这一释义经几代学者努力坚守,成为“国学”一般定义。
近几年来贵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特别是2012年“国务院2号文件”的指引下,贵阳市职业教育发展定位日趋明确,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2011年,贵阳市有职业院校79所,中等职业学校77所(含职业高中),专任教师约4485人,在校学生144358万人,招生人数约5.8万人,毕业生约3.8万人。其中市辖区中职学校72所,在校生约136576万人,专任教师约4268人。然而,在贵阳市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大多数高职高校教育过度重视现实实用性,忽视对价值意义文化的认知与把握,以文化为内涵的教育蜕变为单纯专业化技能教育,学校的教育功能逐渐弱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我国传统文化数千年积淀,内容极其丰富。大学应成为继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对于传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传统文化(国学)教育缺失的现象研究
传统文化(国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挽救 21 世纪的社会问题, 唯有中国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1988 年, 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上达成共识:“如果人类想在 21 世纪活下去, 必须回顾 2500年, 吸收孔夫子的智慧“。在国外掀起国学复兴浪潮、传统文化崛起的今日,国内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却令人堪忧。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强烈的功利化取向,大学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逐渐演变成为工具性教育,人文教育的缺失已成为一个不争事实!试问整个校园中有几人通读过《易经》,又有几人翻阅过《论语》?
此外,据调查我校学生他们对欧美文化的了解大大超过了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有的学生能用英语介绍西方圣诞节,欧美电影明星更是如数家珍,却不能准确地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知晓中华民族的历史名人。中国古人所推崇的“天人合一”、“仁者爱人”、“知行合一”等思想逐渐被世人淡忘甚至误解,而诸如马加爵、药家鑫等大学生现象也为世人敲响了警钟。因此,面对以上种种现象,迫切要求对我国族传统文化加大教育力度,提高认识水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融入到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这不仅是高等院校的责任,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杨叔子先生曾言“人文教育,是现代大学之基”。事实上,高职院校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更需要提高精神境界。如果高职院校学生不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不仅会影响本人的就业和工作,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传统文化教育(国学)缺失的原因研究
笔者通过对贵阳职业技术院校的研究发现,统文化教育(国学)缺失的首要原因之一是课程的设置。职业类高校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来推行人文教育比普通高校更难操作,其客观原因如下:其一,从学制上来看,职业类院校学制短课程多任务重,造成时间上的紧迫性;其二,从教学的目的看,职业类高校则需在较短时间内将学生培养成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人才,突显的是职业性和应用性;其三,从生源上看,高职院校学生的录取分数大大低于普通高校学生,学生整体素质特别是理论素养较差;其四,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空前巨大,让学生无心去学长远的、隐形的文化修养。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有一个现象,有专业背景的技术型人才吃香。因为一个人的技能比较容易定性定量考核,而人文素质则要通过长期地观察才能得到结论。所以在大学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