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豫剧旦角服饰风格的研究
豫剧旦角服饰风格的研究
【摘 要】目前有关古代戏曲服饰研究的文献资料很多,涉及到豫剧服饰的历史渊源、构成要素及艺术表现力方面的内容也有,但剖析豫剧服饰组成要素的符号性和意义的很少。本文着重从旦角服饰的服装款式特点出发,结合现代符号理论进行分析。用独特视角解析豫剧旦角服饰风格,为豫剧服饰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豫剧旦角;服饰款式;服饰符号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1-0027-02
戏曲是中华的文化遗产,在中国社会的文明史上有重要地位,而戏曲服饰是戏曲演绎必不可少的工具,形形色色、精彩纷呈的戏曲服饰是演员与观众传达信息的重要媒介。
豫剧是中国著名剧种,其服饰随着豫剧发展使各个角色行当有了自己的固定模式。在以旦角戏为主的豫剧里,旦角们多姿多彩、变化万千的服饰,也是豫剧的一大看点。从青衣、花旦、武旦、彩旦、闺门旦,再到花衫、贴旦等,形形色色的旦角,她们的服装各有千秋,不尽相同。但是豫剧服饰研究的匮乏,限制了大家对豫剧的理解。豫剧服饰的研究,能够激活豫剧服饰魅力,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一、豫剧旦角服饰起源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葛天氏是古时候的一个原始部落,他们那个时候的活动场地集中在现今的河南省长葛市。那时部落里的原始歌舞所用的辅助工具,虽然离豫剧服饰相去甚远,但因为是在河南境内,也可以认为是豫剧服饰的雏形了。最早介绍戏曲服饰“穿关”的是明代赵琦美辑录的《脉望馆钞本古今杂剧》,关于旦角服饰,有人推测,汉唐时期的旦角服饰是女性的生活服饰,如《教坊记》里《踏谣娘》是由男子穿着唐代妇女的生活服饰扮演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旦角开始由女子出演,这其实满足了人们对舞台艺术的心理需要,旦角开始走俏以后,装扮旦角的服饰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开始形成了自己的程式和制度。
二、豫剧旦角服饰特点
豫剧服装在很大程度上学习了京剧的服装形式,京剧服装约在清朝中期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以明朝的服装的样式为主,按其样式可以分为蟒、褶、衣、靠、帔几大类,豫剧也大体分为这几种类型。戏曲旦角服饰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受到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经过时间的演变而来的。
现行豫剧旦角服饰的形式汲取了明代日常生活服饰的样子,清朝旦角的表演规制形成以后,其穿戴程式也基本确定下来了。有些戏剧的剧本甚至会对剧中人物的穿着有明文规定,剧作家主张演员的装扮要与剧情紧密贴合。这样细致严谨的规定,推动了戏曲旦角演员的服饰程式化发展。
众多的的行头里,蟒这一类是男女都可以穿的礼服,但只能是王室贵族身份的人。褶是斜襟长衣,是谁都可以穿的便服,只是华丽程度不同而已。衣是除了蟒、褶、靠、帔之外所有衣服的总称,有长有短。靠也叫甲衣,武将在战场上的穿着,有软靠、硬靠之分。因为女演员的加入,后来有了改良靠。帔是对襟的长袍,在戏曲里比较常见。
在豫剧舞台上,皇后、妃子等贵族女子的常见服饰是:宫装、女蟒、女官衣。仙女这种身份比较特殊的形象经常穿的也是宫装,宫装红色居多,小圆领子,衣肥袖阔,上面是衣,下面是裙,腰间系着飘带,与水袖接合的袖子上,有数道彩绣。里面的衬裙,以平金绣和彩绣的手法绣上牡丹、凤凰或者别的花草纹路点缀,十分具有观赏性。
女蟒,圆领,右边开衽,衣袖宽阔,加有水袖,女蟒较之男蟒短,男蟒长至脚踝、女蟒仅过膝盖长,女蟒是旦角女装里最庄重的服装,一般绣有凤凰、花卉的图案,男演员穿蟒袍需要配上三角领,女演员穿着蟒袍会搭配云肩,除了老旦,穿蟒服都要围上玉带。官衣,与蟒袍样式相似,与蟒袍的不同之处在于纹样装饰,女官衣腰间常束有多彩飘带和软带。
帔的材质主要是缎子,上面绣着龙、凤、禽、鸟、鹿、花卉等纹样来区分人物的身份。起初帔的颜色只有红、黄、蓝这三种,随着戏曲发展的需要,紫色、绿色、粉红色、秋香色也逐渐出现了。在此之前,绿色曾经是受鄙视的色彩,《李训传》记载:“训既败,被绿衣,诡言黜官。”可见绿色是被贬的官员的服装颜色。
女褶子也是对襟、圆领、袖子肥大,带有水袖,褶子与帔不同的地方就是长度比较短,女褶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贫苦的老年妇人穿的,如《清风亭》中的贺氏;另一种有花、素之分的褶子是供青衣行当穿的。花褶子是家境殷实的女子穿的日常服装,一般绣有散枝花卉图案,没有团花图案。这样的褶子可以直接穿在外面,也可以当作衬衣穿在帔的里面。素褶子也叫做青衣或青褶子,也是对襟,有一种黑色滚蓝色边的褶子,是专门给穷困的中年妇女穿着的,如秦香莲。
袄、裙、裤也分为花色和素色两种,袄可以和裙搭配,也可以和裤搭配,穿裙袄的比穿裙裤的人物角色家庭背景好,穿袄裤的少女家境不是很好,如《拾玉镯》中的孙玉娇,在表演中就穿着袄裤,用裤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