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钢板治疗128例跟骨骨折的的体会.docVIP

跟骨钢板治疗128例跟骨骨折的的体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跟骨钢板治疗128例跟骨骨折的的体会

跟骨钢板治疗128例跟骨骨折的的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对策。方法 自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对128例146足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必要时取髂骨植骨治疗。结果 128例均获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采用Maryland foot Score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优良率93.8%。结论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必要时取髂骨植骨时治疗跟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 跟骨;骨折;植骨术;内固定   笔者自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对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必要时取髂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128例146足,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8例146足,男102例,女26例,其中双侧跟骨骨折18例;年龄18~67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高出坠落伤116例,车祸伤7例,挤压伤5例。闭合性骨折126足,开放性骨折2足。所以患者术前均摄片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及螺旋CT三维重建。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37足, Ⅲ型68足,Ⅳ型23足。其中合并腰椎骨折13例,骨盆骨折21例,脑外伤3例,腹腔脏器损伤1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满意后,驱血后上气囊止血带止血,跟骨外侧L型切口,切口的纵向部分起始于外踝上4~6 cm,位于腓骨后缘与跟腱后缘连续的中点,切口向下致足背皮肤与足底皮肤相交处水平向前至第五趾骨基地近侧1 cm处稍向上。全层切口皮肤、皮下组织,贴跟骨表面锐性剥离,注意保护腓肠神经、腓骨长短肌腱,达距骨下关节外、后缘,用3枚2 mm克氏针作切口皮瓣“不接触”牵开技术维持切口的显露,并用成段的输液皮条套在克氏套在克氏针上以更好的保护皮瓣。利用骨膜剥离器撬起塌陷、翻转的关节面,把外侧壁骨块呈活页状翻开,直视下将关节内骨块按跟骨解剖形态进行复位,同时可用1枚粗克氏针经跟骨结节顶点插入进行撬开拨复位。恢复跟骨前、中、后关节面的正常解剖位置,恢复Bohler角和Gissane角,然后将增宽的跟骨内外侧进行对向挤压复位,恢复跟骨高度,术中复位时避免骨折块成为游离骨块,不可随意摘除游离骨块,对于骨缺损较明显者,取自体髂骨植骨。骨折复位满意后,可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选择1块合适的跟骨钢板固定,通过螺钉固定到对侧的载壁较大的完整骨块上,以及跟骨前部,跟骨结节这些不容易移位、密度较高的部位。其中1枚螺钉应该向上内约25 以固定到载距突上。逐层缝合切口,皮瓣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术后短腿石膏托外固定。患肢抬高7~10 d,对于缝合张力大、局部肿胀明显的患者术后加用脱水治疗。常规应用抗生素7~10 d。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患肢足趾及膝关节主动功能锻炼,18d拆线,4周拆除石膏并加强踝关节功能锻炼,根据骨折愈合情况,10~12周下地逐渐负重。   2 结果   本组随访8~32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5个月。并发症,7例术后发生切口边缘皮肤坏死,经局部换药后创缘愈合;1例术后发生螺钉外露,经清创换药及取出螺钉拉拢皮肤缝合后愈合;2例术后发生距下关节炎,因严重影响行走功能且非手术治疗无效行踝关节融合术,其余愈合良好,根据Maryland Foot Score[1]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优102足,良35足,可8足,差1足,优良率93.8%。   3 讨论   3.1 跟骨钢板特点 ①跟骨钢板为钛合金材料所制,厚约2 mm,板面面积小,且便于塑性,使钢板与跟骨的结合更贴切,减少了切口缝合的张力,减少了切口愈合困难甚至切口感染的机会。骨面与皮瓣的隔离小,较有利于皮瓣的重新附着和血供的恢复,减少皮瓣坏死。②结构合理,由前、中、后三部分构成,后部分上、中、下三臂呈扁形分开。夹角呈30°前部、中部与上臂连成夹角为130°,与Gissane角相吻合。后部中臂向结节部上方,下臂向结节部下方,能很好地维持Bohler角。③钛合金材料组织相容性好,应力遮挡小,利于骨折愈合,可降低感染率。   3.2 手术注意事项 ①手术时机的选择应视局部软组织情况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决定。俞光荣等[2] 认为跟骨骨折后常常肿胀严重,其高峰期出现在伤后3 d左右,极易出现张力性水泡,故其手术时机应在肿胀高峰期前或后,Sanders等 [3]认为,理想的手术时机在肿胀消退、皮肤出现皱褶后进行,约在伤后7~14 d。本组除开放性骨折急诊手术外,余均用短腿石膏托外固定,并抬高患肢,于3~7 d待消肿后进行手术。如果局部存在较严重的水肿和张力性水泡,适当延迟手术时间,均取得满意疗效②采用外侧L形切口,可将腓长肌腱炎、皮瓣血供阻断和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降到最低程度。大部分跟骨骨折的损伤以外侧柱为主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