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法自然”惠及美丽中国
当前,生态文明这一时代主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反思,而在中国古代,老子最早提出了人在宇宙自然中的位置问题,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文明进行了深入思考,主张道法自然、物我为一。其生态伦理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初冬时节,记者自西安出发,沿环山公路西行70公里,远远看到古楼观沐浴着朗朗冬日,静静耸立在终南山下,一条坡道逶迤向南延伸。穿过高大石坊,沿长长石阶,登上浅浅山岗,眼前一座玄红色山门映衬着金黄琉璃瓦,描金蓝底巨大的匾额上写着“终南山古楼观”。进入庭院,正中有一株千年古银杏树,枝干虬劲。两座六角碑亭,对称立在庭院北侧。左侧碑亭中央,一方石碑镌刻着元代书法家赵孟烦书写的“上善池”,字显古朴,笔力苍劲。一垄高台挺立于庭院北端,正中第二道山门上方悬挂着石鲁手书的“说经台”匾额,稚拙之中透着浓郁古雅之气,两侧对联“道显终南因文而始肇,德彰楼观缘法能融通”点出了古楼观与《道德经》的历史渊源,也道出道教道法自然的人文内涵:春秋时期尹喜执弟子礼,在楼观之南高冈筑台,请老子讲授《道德经》,由此开创了深远的道家哲学思想流派。汉代之后,老子被尊为道教开山祖师,终南古楼观由此成为道教仙都。
记者沿着石阶拾级而上,中途一道矮墙拦出一片台地。凭栏眺望南方,终南山东西横亘,座座峻拔的山峰犹如万壑来朝。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长髯飘飘,正站在说经台顶的老子祠前。
道法自然:《道德经》的智慧精华
记者:您曾提出从生态哲学的视角看,老子在《道德经》中勾画的最理想的生态文明是一种最可持续的文明形态。请您具体谈谈道家的生态文明思想。
任法融: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老庄为代表,道家哲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天人关系,提出天与人合而为一,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对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自然就是化生万物、包孕万有、运化不已的终极实在。自然与道的存在论内涵应该是同一的,都指不可言说的终极实在(“道可道,非常道”)。作为众妙之门的道,它“玄之又玄”、“绵绵若存”、“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正是这样一种道才是宇宙之根,万物因它而生,由无到有、由一而二、由二到三,以至于万物。老子思想的核心在于无为二字。就本质而论,无为者,无违也,是不违背事物自然规律的意思,而不是无所作为、无所事事。要想顺应自然规律,就必须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否则要想顺应也无从顺应。最根本的自然规律,莫过于宇宙的法则,也就是天道。
天道朴素无为,不言、不争、不召,依据天道,世人应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从而做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常无为而无不为”。天道和世道最终要指向人道,即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如何遵循道而获得生命的永恒。天道之所以能够“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是因为它渊深沉静;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且久者”,是因为它“不自生,故能长生”;人道要保全生命、克服异化,就应遵循天道,做到无欲无念、“专气致柔”、“涤除玄鉴”,“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摒弃对世间名利的过度追求和人心欲望的过分膨胀,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因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要保持生命的永恒就应该顺天道而行,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记者: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哲学探讨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生态文明的中心主题,道家如何看待这一关系?
任法融:生态文明体现的就是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二者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生共存共赢和互馈。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自然。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等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关注传统生态智慧,珍爱、尊重、顺应、呵护自然,实质上就是在善待人类自身。
《道德经》最早提出要解决人的问题。老子发现了道,也发现了人。人是道的代表,人得到了道并与道合一,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的人。此外,《黄帝阴符经》和《黄石公素书》也是道家的重要典籍。书中渗透着古代圣贤天人同源、天人一贯、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贯穿着古人对整个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思考。《黄帝阴符经》指出,人类应“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完全按自然之道办事,而不可胡作妄为、背离天道。
道法自然:遵循生态平衡规律
记者:您能谈谈道家的自然观吗,它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有何影响?
任法融:中国文化中的自然这一概念是老子首创的,后经庄子和其他道家经典演绎,对自然的释义构成了道家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因此道家的自然观在世界文明史上也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但老子所说的自然并无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能“发、输、变、配、用”五环节简介.pptx VIP
- 先进算力中心建设规划方案.docx VIP
- 安装钳工基础知识全集课件.ppt VIP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习作_____让生活更美好 课件(共32张PPT).pptx VIP
-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管理制度(UDI).docx VIP
- 感术行动专项实施方案.docx VIP
- 企业案例广州超算中心 企业案例广州超算中心、项目建设规划、项目需求分析 1.3项目建设规划.docx VIP
- 音频处理软件:Adobe Audition二次开发_17.社区资源与支持.docx VIP
- 数控铣床第一章 数控铣床概述.ppt VIP
- 偏差报告单【范本模板】.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