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的疗效观察
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酮酯滴丸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为基础治疗,给予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美托洛尔、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酮酯滴丸治疗。2组均以30 d为疗程,观察治疗后患者心绞痛改善的效果及心电图改善程度。 结果银杏酮酯滴丸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使用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银杏酮酯滴丸;冠心病;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9-0025-03
银杏,《本草纲目》记载其性味甘苦而涩,入肺、肾二经,有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等功效,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作用最好的天然药物之一。银杏叶中含有黄酮类、萜内酯类以及少量的多酚类、生物碱、长链醇、酮类及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1],主要发挥药理作用的是黄酮类和萜内酯类,被称为银杏酮酯。据近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银杏酮酯可以治疗循环系统紊乱、咳嗽、哮喘、过敏、记忆力减退等病症,对于改善胸闷、胸痛以及血液循环状况功效显著。有研究表明,银杏酮酯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降低血脂,缓解患者心肌缺血[2-3],从而改善心绞痛症状。至上世纪六十年代起,银杏制剂的发展已历经五代,银杏酮酯滴丸是第五代银杏制剂,黄酮醇苷、游离黄酮、萜类内酯含量高,药物起效快,安全性高。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共80例,年龄50-84岁,其中男性54例,女性26例。入选标准:所有病例诊断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型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并且心电图伴有ST段压低,心功能NYHA分级II-III级。西医诊断标准:典型的发作性胸痛,呈压迫、发闷、紧缩性,持续3-5min逐渐消失,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发作时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T波平坦或倒置,发作后心电图可恢复至原水平[4]。中医临床术语中将胸痹(心痛)定义为: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所养,导致的以胸闷、反复发作性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缺血性心脏病,即冠心病[5]。观察指标:(1)心绞痛严重程度。参照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分级标准,分为IV级。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例如行走和上楼,但紧张、快速或持续用力可引起心绞痛发作;Ⅱ级:日常体力活动稍受限,快步行走或上楼、登高、饭后行走或上楼、寒冷或风中行走、情绪激动可发作心绞痛,或仅在睡醒后数小时内发作。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200m以上或登一层以上楼梯受限;Ⅲ级: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100~200m或登一层楼梯时可发作心绞痛;IV级: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出现心绞痛症状。(2)心电图ST段改善程度:记录心电图纸上ST段最低位置处到基线水平的距离。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在治疗前均记录常规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心绞痛严重程度级别。
共8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治疗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50岁-82岁(64.2岁±5.1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2岁-84岁(64.5岁±4.9岁)。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0.1 qd、阿托伐他汀20mg qd、贝那普利2.5mg qd、氢氯噻嗪12.5mg qd、美托洛尔6.25mg bi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40mg qd。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基础上加银杏酮酯滴丸(5mg/丸)40mg tid。疗程30天后,复查常规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再次记录心绞痛严重程度级别。
1.3疗效评价标准
1.3.1心绞痛疗效标准(1)显效:①心绞痛消失并且心电图ST段恢复基线水平;②心绞痛严重程度好转2个级别以上并且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改善50%以上(满足以上任意一项均视为明显有效);(2)有效:心绞痛严重程度好转1个级别并且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有改善,但改善不足50%;(3)无效:仅有心绞痛严重程度好转1个级别但心电图无改善或仅有心电图ST段改善但心绞痛严重程度无改善或心绞痛及心电图均无改善。
1.3.2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标准(1)有效:室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