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石学敏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石学敏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丘墟透向照海穴 约1.5~2寸,局部酸胀为度。 处方加减 便秘:丰隆、左侧水道、外水道 归来、外归来、 尿失禁、尿潴留:针中极、曲骨、 关元、局部施灸、按摩或热敷。 处方加减 共济失调:针风府、哑门、 颈椎夹脊穴 处方加减 癫痫:针大陵、鸠尾 处方加减 肩周炎:针肩髃、肩髎、肩内陵、 肩贞、肩中俞、肩外俞,痛点刺络拔罐 处方加减 血管性痴呆:针百会、四神聪、 四白、太冲 处方加减 太 冲 第三节 “醒脑开窍”针法的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 1.中风病及其相关病症。 2.神志、精神疾患,如瘾病、痴呆、郁证等。 3.各种脑病。如脑外伤、小儿脑瘫等。 二、禁忌证 (一)急性脑出血 (二)高血压 三、注意事项 (一)“大醒脑”与’‘小醒脑”的临床应用 “大醒脑”长期使用增加病人痛苦,“小醒脑”适用于病情稳定,神志清醒的中风患者。 1、应用调神法之初,首选“大醒脑”,而后与’‘小醒脑”交替使用。 2、在中风急性期者,患者亦可用一般要求严格按照“大醒脑”法操作,病情轻浅者,亦可用“小醒脑”针刺法操作。 3、对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按照“小醒脑”针刺法操作,但病情严重者可使用“大醒脑”针刺法,亦可交替使用。 第三节 “醒脑开窍”针法的临床应用 (二)卒中后遗症期长期应用针灸治疗 故在应用醒脑开窍法时为避免患者出现疲劳感或穴位疲劳的出现,对醒脑开窍法务必要慎用或减小刺激量。 (三)对针刺特别敏感者 临床常见的一些畏惧针刺法或对针刺特别敏感的病人,在应 用醒脑开窍法时为使其能接受治疗必须掌握好刺激量,尤其是 水沟穴的刺激量。 第三节 “醒脑开窍”针法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 “醒脑开窍”针法的临床应用 (四)刺激量应视病情灵活掌握 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要求患肢抽动次数可灵活掌握, 肢体肌力在0一3者可使之抽动三次。肢体肌力在3级以上时,可适当减少抽动次数。 (五)留针情况 针刺操作实施手法后,非立即留针,而是要求患者立即活动患肢。除三阴交留针外,其余各穴均不留针。三阴交要求将针提至皮下,不出针,让患者活动,留针时再将针刺入得气深度。 第四节“醒脑开窍”针法的现代文献研究 “醒脑开窍”针法的现代研究 1 ①先针刺内关,这样可以及时保护心脏,加强心收缩力,为脑提供充足的血流灌注,延长脑缺血耐受时间; ?继针人中,可通过其分布区内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分支的刺激,缓解收缩痉挛的脑血管,改善微循舒张微血管以更好地接纳针刺内关作用下心脏供给的血。同时可兴奋脑神经元,发挥脑保护的作用。 LOGO 醒脑开窍针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也在不断变化,近来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血管疾病在人口死因顺序中居第1、2位,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为20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约150万,存活的患者人数600-700万。在脑血管疾病中,中风即脑卒中占有很大比例。 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国内外都首推卒中单元疗法,既指改善卒中患者的医疗管理模式,专为卒中患者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提高疗效的组织系统。 第一节 概述 治疗中风病的独特针法 石学敏院士创立的 中医治中风病的源流、发展 1 第一节 概述 石学敏院士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及探讨古人关于中风病的论述,剖析得出: 中风病病位在脑, 病机是“窍闭神匿、神不导气”, 从而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 2 ”石氏醒脑开窍法”针法学术思想 (一)对中风病病机的继承、发展 第一节 概述 “石氏醒脑开窍”:“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 “醒脑开窍” “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这一中风病发展的最终病机而立 { “醒脑”包括醒神,调神之双重含义,醒神调神为“使”,启闭开窍“用” “滋补肝肾” 针对肝肾亏损这一最常见、最重要的证型基础而设。 2 ”石氏醒脑开窍法”针法学术思想 (二)注重针刺规范,提出针刺手法量学 第一节 概述 对配方组穴从进针的方向、深度、采用的手法和刺激量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将捻转补泻定义为: ①十二经脉以任督脉为中心,左右捻转时作用力的方向,向心为补, 离心为泻 ②捻转幅度小用力轻为补,即捻转时施行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幅度小于90?,频率大于120次/分; 捻转幅度大用力重为泻,即捻转时施行大幅度低频率捻转,幅度大于180?,频率在50~60次/分。 脑卒中发生后任何时期(包括:中风先兆、中经络、中脏腑、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只要没有系统地接受正规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的患者,开始治疗的前3天均必须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之方I。主穴之方I的醒神开窍、通调元神的作用比主穴之方II作用强,3天以后如果患者意识障碍尚未解除,主穴之方I应该继续应用;如果意识障碍解除,但主动运动尚未

文档评论(0)

renwofei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