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钟坚的应用活血化瘀法治验举隅
钟坚的应用活血化瘀法治验举隅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医案 钟坚
活血化瘀法是血瘀证的治疗总则,在临证时要根据形成瘀血的不同原因和兼挟证,需结合疏风、清热、凉血、泻火、理气、利湿、益气、滋阴、温阳、散寒等治疗,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钟坚系衢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学验俱丰,擅长于疑难杂证的诊治。钟坚致力于活血化瘀的临床应用研究20余年,对许多疑难杂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法,疗效显著,现择其验案5则,与同道共飨。
1 紫斑(过敏性紫癜)
王某,男,16岁,学生。2003年3月30日初诊。因四肢反复出现红点、紫斑、关节疼痛半个月,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发病前10天曾患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发热。发病后曾在他院住院治疗,经赛庚啶口服,静脉用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等治疗,四肢肢仍有反复发作红点、紫斑,大小不等,下肢及臀部融合成片,伴两下肢关节疼痛和轻度腹痛。刻诊:四肢及臀部泛发出血性皮疹,压之不退色,部分融合成片,两膝、踝关节轻度肿胀,有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2.3×10?9/L,中性粒细胞81%,淋巴细胞12%,嗜酸性粒细胞7%,血小板计数122×10?9/L,血沉36mm/h,尿常规正常。舌边尖红、苔薄白腻,脉滑。诊断为紫斑(过敏性紫癜),治拟疏风清热、活血化瘀。银花、连翘、蝉衣、荆芥、防风、川牛膝、苍术、羌活、独活各10g,地龙12g,丹参、车前子各15g、红花6g,生薏苡仁20g,生甘草5g。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用。4月6日复诊,药后皮疹消失,两下肢关节肿痛已瘥。原方去银花、连翘加生黄芪、太子参各15g,炒白术10g,再服14剂,共服药21剂。2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过敏性紫癜属中医紫癜、发斑、血证范畴。中医文献记载中,往往责之于血热妄行,而多用凉血止血方法治疗,但临床疗效往往好坏各异。根据患者皮疹为瘀点、多发于两下肢、苔腻、有风热挟湿的临床表现。现代医学病理学提示,患者有毛细血管周围浸润和毛细血管内膜增殖,使血管腔狭窄闭塞,形成局部瘀血、血栓。故从瘀从热、从风从湿治疗,不但皮疹消退快,而且能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2 瘀血头痛(帽状腱膜下静脉炎)
梁某,女,54岁,职工。2005年2月25日初诊。主诉左侧头痛反复发作5年,痛如锥刺,固定不移,天气转冷时易发作或加剧。病因5年前常在晚间洗头,头发未及时吹干,5年来曾在本市及沪杭多家医院中西医治疗,诊断为帽状腱膜下静脉炎,耗资数万元,未见好转。刻诊:头皮下有多个小结节,质中等,触之稍疼痛。舌左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涩。诊断为瘀血头痛,治拟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止痛,方拟血府逐瘀汤加减:醋柴胡、三七粉(冲服)、红花、制乳香、制没药、甘草各6g,当归、生地各12g,川芎15g,丹参20g,桂枝、白芷、天麻、桃仁、赤芍、制香附各10g,全蝎3g。5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用。3月2日复诊,药后头部刺痛已止,头部遇冷风时仍有疼痛,再拟原法出入:醋柴胡、三七粉(冲服)、红花、制乳香、制没药、生甘草各6g,当归12g,羌活、防风、川芎、白芷、天麻、桃仁、制香附各10g。5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用。3月10日三诊,头痛已止,要求巩固治疗,予四物汤加天麻、羌活、防风各10g,7剂。药后头皮结节已软化消散。随访至今头痛未再发作。
按:头痛病因多端,临床常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本例头痛初因晚间洗头,感受寒湿之邪,阻遏头皮血运,血络不通则痛,后因四诊欠详,辨证失误,致久病入络,血瘀气滞,阻塞头皮帽状腱膜下静脉,故成头皮下多个小结节,触痛,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痛如锥刺,脉弦细涩,舌边瘀点。“脉者,血之府”,方以血府逐瘀汤加桂枝、白芷、三七粉、天麻、全蝎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止痛,宗《内经》“结者散之”。服中药10剂,头痛已瘥,再以四物汤加天麻、羌活、防风、养血活血祛风以巩固治疗,方药对证,五年痼疾,得以痊愈。
3 水肿(风心心衰)
陈某某,女,50岁,职工。2003年8月7日初诊。患者有风湿性心脏病32年,胸闷、胸痛,心悸反复发作,近5年来胸闷、心悸加重,动辄气促,时有双下肢水肿。曾在市、县医院住院7次,诊断为“风心心衰,心功能Ⅳ级,二尖瓣病变,房颤”。近一个月来胸闷心悸加重,再次入院,喘息不得平卧,全身水肿,脘腹胀满,尿少。住院以后用强心利尿药物治疗,症状未减。刻诊:水肿腰以下为甚,畏寒乏力,胸闷气促,不能平卧,咯吐稀痰,两颊口唇发绀,心下痞坚。舌质紫黯胖大、苔薄白腻,脉沉细促。证属心肾阳虚,血瘀水泛。治拟补益心肾、活血通络、温化水饮,保元强心汤加减:红参(另煎兑服)、制附子、鹿角霜、麦冬各10g,生黄芪30g,炙甘草、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