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通史的观念-中国国家画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美术通史的观念-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美术通史的观念* 曹意强 通史的教学与写作构成了我国现代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近百年 来,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心也偏向于通史的撰写。从20世纪初开始,对 于新史学的倡导者梁启超等人来说,现代通史观念的引进与通史的编撰, 1 简直就是史学革命的根本问题。姜丹书于1917年出版的 《美术史》, 堪称我国出现的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美术通史。在简短序言中,姜氏一针 见血地指出我国美术文献的弊端,认为我国一直重文轻艺,对艺术的记载 仅限于与文接近者,专事绘画,尤其是文人画,而完全忽视“雕刻、建筑 以及工艺美术之类”。即使记载绘画,“亦不过东鳞西爪,散见杂籍而已”, [] 并无系统可言。他由此得出结论说:中国 “无通史论其由来之变迁、 * 2006年,本人主持上海市教 委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当年8 历史之进化”。 月在上海大学主持召开了 姜丹书的观念代表了当时的普遍意见。1929年,郑午昌在出版《中 “中国美术通史的写作与教学 研讨会”,本文即为会议发 国画学全史》时,对传统的美术记载模式进行了更尖锐的批评,他说:“欲 言稿。这次会议由上海大学 求依时代次序,遵艺术之进程,用科学方法,将其宗派源流之分合,与政教 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美 术史学史中心主办,将出版 消长之关系,为有系统有组织的叙述之学术史,绝不可得。”郑氏还特别提 《中国美术史纲》和 《中国 到日本人在中国美术通史上所作出的成绩,而“深愧吾人之因循而落后”。 美术史学史论集》两书,作 为该项目的结题。 姜、郑对传统史学的发难,主攻其两个要害:一是忽视绘画与其 [1] 他艺术、社会和文化的关系;二是缺乏描绘艺术进化的模式。按传统 与梁启超并誉为“中国新史学 派的领袖”的何炳松在《通史 史学理想概括,即丧失“会通”的精义。 新义》一书中开篇指出:“吾国 姜丹书采用通史的体例,试图叙述中外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 自前清末季废止科举改设学校 以来,一般学子及社会中人之 美术史的嬗变,并附带讲中国书法印章。郑午昌力图以功能或论题编织 需要中外通史借资挹揽,不可 中国绘画的发展,将之分为“实用”、“礼教”、“宗教化”、“文学化”四个 谓不亟矣。然迄今已达二十余 年,西洋通史之著作虽已相当 时期,旨在突破传统樊篱,创造新的美术通史模式。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