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荒漠化的危害跟治理(2课时).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荒漠化的危害跟治理(2课时)

沙尘暴推毁村庄 沙尘暴推毁村庄 今年4月2日,甘肃省瓜州县遭受了近3年以来最大的强沙尘暴袭击,最低能见度不足50米,整个县城笼罩在漫漫的“黄雾”之中。 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给当地百姓的生活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截至4月2日下午5时,强沙尘暴卷走了全县已播种的小麦6610亩,洋葱1690亩,孜然、茴香等经济作物3015亩,530亩拱棚西瓜和39座温室大棚被毁,沙埋耕地520亩,掩埋农渠54.5公里;损坏畜圈79座6320平方米。伴随强沙尘暴而来的大风还刮倒农户院墙13户,刮坏农电线路4.5公里,刮折树木500棵,刮失饲草料120吨,有3处蓄水坝出现了塌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0多万元。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危害 二、荒漠化的危害 从现象上看:农田、村庄、道路等受到 威胁,为沙尘暴提供沙源 从生态上看:生态环境恶化 从经济上看:丧失大量土地、引发饥荒、 贫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知识点导航 “满城尽下黄金土”? 兴:(1)塔里木河带来丰沛的水源(上游有大量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2)大片胡杨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衰:楼兰的消失和罗布泊的干涸 (1)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温带荒漠广布,容易引起沙漠扩张。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水源减少;盲目垦荒,农业用水量加大,导致塔里木河流量锐减,大片胡杨树枯死;乱砍滥伐,砍伐胡杨树,毁林开荒。 思考:分析楼兰古城兴衰的原因? 三、荒漠化的防治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 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 1、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 2、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3、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状况, 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4、我国的具体措施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简介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 位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人类破坏植被(过度樵采、毁林开荒、轮荒、开矿等),加速了水土流失。 土壤 降水 植被 地形 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帮凶”的角色,且起主要作用。 2、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说出你的理由。 正确。因为由于植被的破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大大降低,因雨水和流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土地变薄甚至缺失,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流失,使土壤贫瘠,不能生长植物,结果就是土地荒漠化。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容易引起风蚀。 西北地区深居大陆腹地,降水稀少,但有时候降水强度却比较大。这就为土地表层风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遇水崩解,易于侵蚀。 从西北地区的自然格局来看,植被覆盖率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由乔木、灌木植被向灌木植被转变,直至荒漠。大面积的地表裸露,使土壤失去了植被保护以及对水的调节作用。 西北地区人口的迅速增长,加大了环境生态压力。过渡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草原破坏和沙漠扩大,进一步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从而归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降水少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内蒙古高原 阿尔泰山 天山 昆仑山

文档评论(0)

lau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