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上课》-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礼无处不在,大至国家庙堂之上,小及家庭琐事、饮食男女。孔子初仕,入周公庙助祭,每遇一事,总要问主祭者。知礼而仍问,这是助祭对主祭的尊重,是一种礼。旁人以为孔子不知礼而问,才是不知礼的表现。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都有礼的规定。伯牛是孔子的得意弟子,病危之际,孔子前往看视。按周礼,病人之床置北窗下,若有君王来看视,当移至南窗下,使君王得以南面视己。伯牛家人礼尊孔子,也将伯牛移居南窗下。孔子以自己不当受此重礼,所以未进入伯牛之室,而是站在南窗外,伸臂入内,与爱徒握手永诀。孔子此举,不仅是谦礼,也是以身作则,给弟子们做榜样。 周公的名字叫周公旦,历史上通称周公,他哥哥是周武王,兄弟俩非常和睦。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这个时候,有一些别有用心人就开始散播谣言,说周公想篡位。周公听到这样的谣言之后,为了不让他的侄儿为难,自己就辞职到山东去居住了。 后来成王亲自到山东把周公 请回来,请周公制礼作乐。所以, 周朝建国以来的人文文化,都由周 公一手整理并付诸实行的。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 “礼”在《论语》中一般认为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含了礼制、礼仪、礼器(物)等等。既指政治意义的典章制度、各类规范,又指伦理关系的进退礼仪等。这种维持社会秩序、社会制度的“礼”,从伦理层面上说是一种道德力量,即以道德形式来维护制度;从政治层面上说是一种制度形式,即以强制性制度形式规范人们的思想及行为。 春秋 * 尊王攘夷 * “尊礼重信” *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 * 称王称帝 * 邦无定交,士无定主 *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孔子强调正名究竟“迂”不“迂”? 孔子的正名 如何评点 7?31 陈司寇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司寇:陈国主管司法的官。 昭公:鲁国的君主。巫马期:孔子的学生。 党:偏袒、包庇的意思。 取:同娶。周礼规定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是违礼的行为。 吴孟子:鲁昭公夫人。 关 于 “孝”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 例1: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 点评: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在管理人民上的基本政策:即先让人民“富之”,再对人民“教之”。其中“教之”主要是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使人民能够安居富足,全心归顺,最终达到长治久安,从根本上巩固其统治地位的目的。 《论语》评点欣赏 但对于这一政策我存有一定疑虑,如果先使百姓“富之”,再对百姓“教之”。势必会加大“教之”的难度,所以我主张对百姓应同时开展“富之”与“教之”,二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主次,但却不可分离开来。 方法:在深刻理解并肯定孔子思想的基础上, 对他的主张进行质疑,最后提出自己 的观点。 【译文】 陈司寇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寇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评点】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这表明孔子的确在为鲁昭公袒护,即“为尊者讳”。孔子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所以他自身出现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又不得不自嘲似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事实上,他已经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只是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而已。 《论语》评点的注意事项: 1.适当翻译,但忌把评点等同于翻译; 2.评点的观点要清晰明确,要言之成理; 3.当有自己的独特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