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三代陈来全墓塔有关问题剖析.docVIP

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三代陈来全墓塔有关问题剖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三代陈来全墓塔有关问题剖析

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三代陈来全墓塔有关问题剖析   [摘要]金塔县小叉庙塔是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一处宗教遗迹。小叉庙塔塔主为道士陈来全,是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三代传人。小叉庙塔产生和陈真人羽化时间大约在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八年(1735~1763)。由此推断小叉庙遗址可能是清代早中期全真龙门派在肃州地区传播的一处重要遗迹,对研究全真龙门派在该地区的发展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金塔县;小叉庙塔;陈来全;全真道;龙门派   [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39-04   小叉庙塔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古城乡上东沟村西,属金塔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小叉庙遗址的组成部分。①其形制为土坯砌筑的喇嘛塔,相传塔内葬有道士陈牙机之躯,②应属道士墓塔。经查阅资料和现场核对发现,金塔县两次参与文物普查的同志对小叉庙塔题记砖存在误读。现撰此文,以期对甘肃河西全真道龙门派传播情况研究有所帮助。   一、小叉庙塔塔主为道士陈来全   有学者将此塔塔主定为陈牙机,依据是塔体上发现的两块题记砖或塔主牌位砖,砖上文字为“仙翁长来字通真执皇清遇恩师全城真人之仙迁。陕西省同州府学门徒王连城”。③经检对实物与照片,发现他们所录文字并不准确,“长”、“遇”、“迁”实为“派”、“羽”、“逝”的误录,所谓“牙机”可能为“来祝”二字,而且第一、二行中文字窜行混淆,第三行后六字缺录。   该砖为两块,磨光拼接,砖上文字为楷体阴文,共三行四十二字:“仙翁派来全字通真号来祝 皇清羽恩师陈真人之仙游 陕西同州府府学门徒王连城复城 姓名赵复明立。”首行十一字揭示塔主身份:属道教“仙翁派”,名为“来全”,字“通真”,号“来祝”。中行十一字稍大,表明塔主亡故,同时揭示了三点重要信息:一为清代人;二姓陈;三因是高道,故称“真人”。可知塔主为清代仙翁派道士,名陈来全,字通真,号来祝。第三行十八字略小,表明与道士有关的两人:一是门徒王连城(法名复城),二是赵复明,均为其弟子。   持上述观点的学者认为,塔主牌位砖中“羽恩师”即“遇恩师”,也就是说“羽”为“遇”的误写。这个说法值得商榷。实际上,“羽”字是道教中常用且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字,有飞升成仙之意,唐宋以来诗文中习惯把道士称“羽流”、“羽衣”、“羽客”、“羽人”、“羽士”。道教著作也爱用“羽”字,以示与俗有别。如元至元十四年(1227),安西王授李道谦提点陕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兼领重阳万寿宫事令旨中说:“高真人(高道宽)率所属道众,修醮告天,屡获灵就,故尝赠以金冠锦服,于今五载。今已羽化,继传者必选其人。”④闵一得在《金盖心灯》中说:“昔我长春真君于元世祖时广行戒法,流演太上清静律宝,心心相印,祖祖相传,皆守静默而厌有为,单传秘受,不能广行,是以羽流道师鲜睹威仪,几不知玄门有戒矣。”⑤许多与道教、道士有关的金石文字或碑刻中使用“羽”字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最值得注意的是“羽化”一词,其意义较特殊,是专门用于称呼逝世道士的,如“乐天师(姜善信),年七十八羽化,其夜有青虹贯斗,后葬龙门山左麓”等。⑥词组“羽化恩师”、“羽化先师”也见于部分道徒为其师所立墓碑上,是清代龙门派道士墓碑题记中惯用的称呼方式。因此,笔者以为小叉庙塔塔主牌位砖“羽恩师”中间可能少了“化”字,应为“羽化恩师”。不过题记中“仙游”也是对道士弃世的另一说法。“羽恩师……仙游”与“恩师羽化”意义相同,故少了“化”字。   二、陈来全为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三代传人   笔者认为陈来全为全真道龙门派传人,有两个依据:一是小叉庙塔主道士陈来全采用塔葬方式,与清代甘肃全真道龙门派传人塔葬风气一致;二是陈来全的名字与全真龙门派传人字辈、命名法相符。   龙门派是全真道最主要最兴盛的一个支派,创于道教衰落的明清时期,承袭了全真教法。道教龙门派传人使用佛教塔葬方式,意在表明他们是兼修佛教,同时也是道教不断吸收佛教某些教义的结果。全国各地全真龙门派道观中普遍存在龙门派道士墓塔。作为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的北京白云观是明代以来道教全真教派的第一丛林,也是北京最大的道观建筑。据1931年日本学者小柳司气太考察,该观塔院内有住持、监院、律师的墓塔等。⑦陕西楼观台现存有道光四年(1824)龙门正宗第一十六代刘合?衣钵塔铭,其中记载刘合?为羽化律师张本悟(本名张寿山)建塔立碣、庐墓三载之事。⑧据笔者所知,目前甘肃也存在几处龙门派道士墓塔:其一,两当县张家乡太渠村天心道人塔;其二,榆中兴隆山新庄湾山顶的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刘一明及弟子冯阳贵、康阳全墓塔;其三,平凉崆峒山龙门派第十八代传人杨永龄墓塔、第十九代传人雍元兴墓塔、第二十五代传人李信和塔(即映雪山人塔);其四,白银四龙镇剪金山刘道塔;其五,敦煌莫高窟龙门派第十九代传人王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