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傅抱石后期九歌题材画风格变迁试谈
傅抱石后期九歌题材画风格变迁试谈
引 子
上世纪40年代以来,傅抱石以历史人物画知名画坛。他往往将自己与人物类似的情感融入其中,通过形象构思将奔放的创作冲动表现为想象的驰骋,十分注重气氛的烘托、意境的营造,善于将难以言传、难以把握的微妙气息准确地表现出来,细腻地再现历史人物的精神气质。无论是谈诗论道,还是蕉荫对弈,无论是策杖行吟,还是临泉听瀑,造型高古超然,气质安逸清雅,奔放中不失精微,严谨中不失粗犷,营造出一种旷达疏远、高贵博雅的文化精神,但又不失现代的浪漫气息。
然自1950年始,傅抱石感于社会的变迁和政治的演进,不得不思考自己的绘画探索。在人物画创作中,他通过一系列的实践缓慢地迈出变革的步伐。考察傅抱石后期创作,其人物画与早年相比明显减少。尤其是随着中国画改造逐渐深入,作为人物画家的傅抱石不断淡化,而作为山水画家的傅抱石不断强化,以致研究者在讨论傅抱石后期创作时,往往忽略了他后期人物画风格样式的变迁。也许由于他几乎将个人精力全部投入于山水画的革新与创作中而无暇顾及?似乎不全尽然!所以个中原因,我们应该去深究!
一、 屈原像
作为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屈原(前340~前278年)以一生的遭遇证明了自己完美的人格魅力,为中国诗歌竖立起一座旷世丰碑,得到了后世无数文人的敬仰。
1953年,适逢屈原逝世2230周年,时任世界和平理事会副主席郭沫若(1892~1978年)大力倡导在世界范围内宣传屈原。相关的屈原纪念活动,如举办展览会、发表纪念文章、出版屈原著作、文艺表演等,在各地纷纷举行。
6月15日,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在北京历史博物馆举办了纪念屈原的楚文物展览会,首次展出了屈子祠和屈原墓的资料照片;有关部门在湖南汨罗江畔的屈原祠举行纪念集会,奉屈原为爱国典范。在南京,江苏省文联也于端午节隆重举办了纪念屈原逝世2230周年集会,深切缅怀屈原。9月,值世界和平理事会在莫斯科举行世界和平大会期间,苏联各界隆重举行纪念屈原逝世2230周年活动;而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等五部门则隆重举行纪念大会,还专门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屈原纪念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但宣扬了屈原及其文化精神,而且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了解。
为了配合纪念活动,傅抱石也思索着……他再次为屈原造像,先后创作了两幅《屈子行吟图》(图一),成为他后期人物画创作的重要图像文献。
当然,傅抱石创作屈原图在1942年即已有之,与郭沫若的引导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1942年1月,郭沫若以“天才式”的创作激情,火速写就具有强烈战斗力的五幕历史剧《屈原》,鞭挞国民党当局“同室操戈”的行为。不久,剧本连载于《中央日报》,引发了文艺界的不小震动。4月3日,这出具有鲜明政治倾向的历史剧由中华剧艺社负责在重庆国泰戏院公演,引起强烈反响。郭沫若意欲透过屈原的爱国情怀,揭露现实世界。由于隐含其中的特殊涵义,《屈原》的演出招致国民党当局的恼怒,引发了国、共两党的笔战。
作为知己,傅抱石认同郭?若以屈原的爱国精神为主题,藉此唤起国民的战斗情绪和挽救国家的民族危机。为了表达对郭?若的支持和对国家的热爱,傅抱石在《屈原》公演后不久,深受鼓舞,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两个月后,他苦心经营了他生平第一幅《屈原图》(图二),旨在共同唤醒国民的抗战情绪与民族精神。这里,他根据郭沫若的屈原生平考证,将主人公形象定格在《楚辞?渔父》之“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句上,面容悲切,内心沉重,以对屈原的理解和同情较为完美地刻画了一个披发行吟、失魂落魄、投江自沉前瞬间的生动形象,通过透彻了解和严谨创作表达了对屈原的仰慕和崇敬。7月,郭?若受傅抱石之邀为《屈原像》题跋,即兴创作了三十八句的五言长诗:
屈子是吾师,惜哉憔悴死。三户可亡秦,奈何不奋起?吁嗟怀与襄,父子皆萎靡。有国半华夏,荜路所经纪。既隳前代功,终遗后人耻。昔年在寿春,熊悍幽宫圮。铜器八百余,无计璧与珥。江淮富丽地,谀墓亦何侈!无怪昏庸人,难敌暴秦诡。生民复何辜,涂炭两千祀?斯文遭斫丧,焚坑相表里。向使王者明,屈子不谗毁。致民尧舜民,仁义为范轨。天下安有秦?遑论魏晋氏。呜呼一人亡,中国留污史。既见鹿为马,常惊朱变紫。百代悲此人,所悲亦自己。中国决不亡,屈子芳无比。幸已有其一,不望有二矣。
后来,屈原的形象及其辞赋的意境成为傅抱石艺术创作中的重要题材。每逢端午节,他多要创作“屈原像”以志纪念,几成习惯。伴随着郭沫若有关屈原研究著述的问世,傅抱石总能及时地创作与屈原相关的作品,以表达对郭沫若的支持和崇敬。十一年后,郭沫若的政治、学术举动再次诱发了傅抱石早年的兴趣,激发了内心的创作冲动,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与郭沫若达成心灵的沟通。
屈原形象之于绘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