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教育价值再的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教育价值再的思考

鲁迅教育价值再的思考   鲁迅是一个博大而独特的文化世界。广博的鲁迅,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极其重要的无以替代的课程资源。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历程中,任何对鲁迅作品的忽略或贬低,都将证明是短视的。鲁迅其人其文,在中国基础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何况先生生前就一直关注儿童教育问题,许寿裳曾经说过:“‘救救孩子’这句话是他一生的狮子吼,自从他的《狂人日记》的末句起,中间像《野草》的《风筝》,说儿童的精神虐杀,直到临死前,愤于《申报》儿童专刊的谬说,作《立此存照》(七)有云:‘真的要“救救孩子”。’”[1]而先生在上世纪初就响亮喊出的“立人”主张,更是与今天高扬的“素质教育”遥相呼应。   那么,具体到当代中学语文教学,我们应该怎样落实鲁迅先生的教育价值呢?依我浅见,现在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鲁迅作品富有提升学生阅读品位的重要作用   从某种角度看,当前是一个浮躁的“读图”时代。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各种崇尚解构化的价值观念下,某些具有经典恒久意义的文化思想,某些具有传统文化里程碑意义的圣贤名流,不断遭到一系列恶作剧式的质疑,不断遭到低俗化的消解;以致形形色色的“戏说”类文化快餐大行其道,“游戏”类的“心灵鸡汤”扑面而来。   时尚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编织享乐梦幻。文化一旦钟情于娱乐与梦幻的编织,也就天然地排斥理性和逻辑,拒绝深刻与精辟。于是,原本高雅深刻的阅读,在已呈大众化、通俗化甚至娱乐化的今天,日趋演变为“浅阅读”,成为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比如,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受这种时尚文化的影响,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也有“浅阅读”化的趋势,语文教材的选编同样有“浅阅读”化的价值追求。   在如此时尚文化背景下,深邃丰富的鲁迅作品受到一定的疏远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着眼于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中学基础教育,难道就可以放任这种浮躁的时尚文化肆意横流吗?肩负着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重任的教育工作者,难道就放任这种轻飘飘的“浅阅读”现象自由泛滥吗?师生赖以学习的语文教材,难道没有一种引领高雅深刻阅读的责任吗?   也许有的教师会说:现代的学生读不懂鲁迅的文章,不喜欢鲁迅的文章怎么办?但是,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只要教师能够真正理解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只要教师能够高度重视鲁迅作品的教育价值,就一定能创设出多样化的使鲁迅与现代学生沟通起来的桥梁。比如,其中一条很有效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过去到现在,从鲁迅文本世界转向现实世界,以产生丰富的阅读联想与生活体验。同时,“我们不能低估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对社会、对人生、对文学问题的关注、思考与理解的欲望与潜能”[2]。   例如,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在学习《药》以后,教师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联想,谈谈感悟——鲁迅笔下的看客是愚昧、无知、丑陋的;时过境迁,现在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着类似的看客现象?一个世纪弹指而去,先生所痛心的国民劣根性之一──“看客现象”,如今绝迹了吗?下面列举几则学生的认识。   学生甲:   近日,广州一男子在833路公交车上眼见旁边的女乘客手机被抢,挺身而出,被8个劫匪围起来拳打脚踢。车上几十名乘客却无一人吭声。公交司机称“这种事情经常发生”。这位见义勇为的男子为此投诉到运营该路线的新穗巴士公司,要求得到道歉,并赔偿他价值600多元的手机和身上的新衬衫,但遭到拒绝。   学生乙:   我们太熟悉这一幅幅“看客图”了。就像广州这位公交司机说的一样,“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不过,在见怪不怪的同时,我们看到了看客们心眼里的冷漠和麻木。这种冷漠不只是袖手旁观,而且还助纣为虐,甚至于不敢承担必要的责任。   学生丙:   上个世纪初,鲁迅笔下的看客是麻木的,两眼茫茫然,而当代的看客则是活泼精明,目光炯炯。前者四肢发达,精神萎靡,没有文化;后者受过相当程度的文化教育,能说会道,且精于盘算;两相对照,实在太残酷了。   学生丁:   从鲁迅先生笔下“欣赏”死刑的“看客”,到现在无处不在的偷窥者、网上哄客等,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我们这个国家似乎从来就不缺少看客,他们只对事件有围观的好奇和趣味,而缺乏承担现场的责任和勇气。他们只知道看热闹,无论是看人斩首抢劫,还是看人垂死挣扎,都“幸灾乐祸”。这一幕幕看客影像,的确暴露出一些人内心世界的丑陋和阴暗,更折射出我们精神文明和公民意识的缺失。   ……   这所极其普通的中学里的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良好表现,不禁让人产生一个新疑问:“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三怕,究竟是教师怕还是学生怕?这还真不好说。即使是学生真怕,那我们还要追问:学生为什么怕?恐怕问题的关键还在于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