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儒教授“湿毒”论治痹病的经验探析.docVIP

黄汉儒教授“湿毒”论治痹病的经验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汉儒教授“湿毒”论治痹病的经验探析

黄汉儒教授“湿毒”论治痹病的经验探析   【摘要】壮族地区多湿毒,黄汉儒教授治疗痹病,以壮医“湿毒”理论为指导,以除湿解毒通络、疏通三道两路为原则,以独具民族特色的壮族药材和技法为手段,取得很好的疗效。本文从湿毒致痹的理论渊源、发病特点、治疗原则、常用药物、典型病案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黄汉儒教授“湿毒”论治痹病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   【关键词】湿毒论治;痹病;黄汉儒   【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1-0024-02   黄汉儒教授,是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合作导师,从事民族医药临床和科研工作50余年,是中国壮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广西壮族地区位于亚热带,山林茂盛,气候炎热,阴湿多雨,易生湿毒。湿毒所致的痹病是壮族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黄汉儒教授用葫芦茶、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等独具民族特色的药材和技法治疗痹病,临床效果较好。作者将黄汉儒教授“湿毒”论治痹病的临证治疗经验总结成文,以飨读者。   1湿毒致病理论渊源   湿毒,是壮医“痧、瘴、蛊、毒、风、湿”六“毒”之一。壮医认为湿毒为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与壮族所处的地理气候特点密切相关。《素问?异法方宜论》明确指出:“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盛处也,雾露之所聚也。”《隋书》说到:“自岭已(以)南二十余郡,大率土地下湿,皆多瘴厉,人尤夭折”。《广西通志》说:“太平为粤西极边,地愈卑土愈薄,湿燠尤甚。”“岭南外区,瘴疠熏蒸,北方戍人,往者九死一生……今闻发北兵逾万人戍岭外,下湿上蒸,病死必多。”“盖以其地炎懊、卑湿,瘴疠特甚,中原士卒,不服水土,不待戈矛之及矣。”此外,由于炎热气候的,人们贪冷喜饮,更易损伤谷道,湿从中生,聚而成毒。因此,壮族聚居地很多疾病皆与湿毒有关。   2湿毒与痹症的关系   痹症,壮医称为“发旺”,又称为风湿骨痛、风手风脚,是以筋骨肌肉关节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肿大,甚则关节变形、行走困难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属于此范畴。壮医认为,骨和肉构成人体的框架和形态,并保护人体内的脏器在一般情况下不受外部伤害。骨肉还是人体的运动器官,而且人体内的三道(谷道、气道、水道)以及两路(龙路、火路),都往返运行于骨肉之中,骨肉损伤,可导致三道两路受阻而引发疾病。黄汉儒教授认为,壮族聚居和分布的地区处于亚热带,山林茂盛,雨量充沛,气候湿热,人久居其中,易受湿毒侵害。湿毒损伤皮肉筋骨,伤害脏腑和体内重要通道,阻滞龙路、火路,使气血运行不畅,痹阻于筋骨肌肉关节,则发为痹症。   3湿毒致痹的特点和治疗原则   黄汉儒教授认为,湿毒所致的痹症,可见筋骨肌肉关节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肿大;兼有头身困重,倦怠,头重如蒙;若湿毒滞留于三道(气道、谷道、水道)可见食少、胸闷腹胀、泛恶呕吐、腹泻、小便清长或不利;目诊表现为白睛脉络边界混浊、模糊。   黄汉儒教授治疗湿毒痹症以除湿通痹、疏通道路为总原则。壮医诊治以辨病为主,辨证为辅,证分为阳证和阴证。湿毒型痹症,若见口苦、或关节红肿、灼热疼痛、或大便臭秽、小便黄赤,可辨为阳证,治疗上以清热除湿、解毒通络为原则;若口不渴,或渴不欲饮,关节肿痛但喜温喜按,大便稀烂,小便清长,可辨为阴证,治疗上以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为原则。   4常用药物选介   黄汉儒教授治疗湿毒致痹常用的壮药材有:葫芦茶、金银花、见肿消、土牛膝、三白草、八角枫、过江龙、土杜仲、走马胎、四方藤、九节茶、九龙藤、忍冬藤、鸡血藤、钩藤、吹风藤、薏苡仁、路路通等。其中,主药常用葫芦茶、四藤(忍冬藤、鸡血藤、钩藤、吹风藤)、薏苡仁、土茯苓等。此外,针对具体病情,可配合壮医针刺、壮医药物竹筒拔罐、壮医药线点灸等特色技法进行治疗。   5临证经验举隅   病例1:兰某,男,50岁,壮族。两足第11跖趾关节及踝关节红肿疼痛3个月,加重1周。病史:3个月前,两足第1跖趾关节及踝关节无明显诱因突然红肿热痛,夜间疼痛尤甚,触痛明显,活动受限,伴发热恶寒,经外院检查血尿酸明显升高,西医诊断为痛风。服西药6天后症状好转,但此后反复发作。1周前再度复发,服西药效果欠佳。自述工作应酬多,常吃海鲜等肥甘厚味,喜啤酒。壮医查体:眼睛脉络混浊,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提示湿毒热盛。治以通水道,清热毒,除湿毒。方用仙葫神仙汤加减:葫芦茶60g,金银花30g,见肿消15g,土牛膝15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10剂。服完10剂后复诊,自述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守上方再予10剂,每日1剂,水煎服。10天后三诊:自述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尿酸检查正常范围。为防复发,黄汉儒教授嘱患者经常以仙葫芦茶30g水煎当茶饮,并要注意饮食调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