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克什克腾旗四地银铅矿点地质特征及其成矿地质条件剖析
克什克腾旗四地银铅矿点地质特征及其成矿地质条件剖析
摘要:克什克腾旗四地银铅矿点是中温热液型矿床。矿化体产出于上二叠统林西组地层构造破碎带中,矿化类型以银、铅、锌矿化为主,蚀变较强,有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北东向构造控制着矿化体展布,并为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运移通道、储存空间和热源等条件。
关键词:四地银铅矿点;地质特征;成矿条件
1.区域地质背景
克什克腾旗四地铜锡多金属矿点位于新庙乡北东约10km,距克什克腾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20km。
大地构造位于华北板块北部陆缘增生带。区域上不同构造层次地质体相互叠置,形成了以北东向构造为主的构造格架,控制了地质体的展布。区域上出露的古生界地层主要有寿山沟组、大石寨组、哲斯组和林西组,中生界为新民组、土城子组、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和白音高老组[1]。侵入岩以晚侏罗世为主,其次为晚二叠世和早白垩世。构造活动十分强烈,形成以北东向构造为主,东西和北西向构造为辅的构造格局。为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运移、储存空间、热源等条件[2]。
2.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只有上二叠统林西组和部分地区被第四系沉积物覆盖。上二叠统统林西组,岩石组合为灰绿色粉砂质板岩、绢云母板岩,浅绿灰色变质细粒、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夹少量灰绿色变质粉砂岩,底部见厚3m之余的褐灰色变质砂砾岩、变质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互层,顶部夹3~5层灰紫色板岩。岩石具较强的硅化及褐铁矿化[3]。
2.2 侵入岩
矿区内侵入岩发育,主要为晚侏罗世细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局部可见北东向的花岗斑岩、流纹斑岩脉。
2.3 构造
矿区构造主要以断裂构造为主,且均为北东向断裂,该期次断裂构造与成矿关系密切,矿(化)体多赋存在北东向构造带内。
3.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矿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6处,其中As-71、As-72、As-73、As-74和As-75、As-76分别组成两条北东向串珠状异常带。其中As-71、As-75、As-76三处异常较好。 As-76异常区已发现了5条矿化体、As-71异常区已发现1条矿化体,地表已发现矿(化)体与异常相吻合。As-75异常元素组合复杂,套合较好,完全重叠,W、Sn、Bi具有三级以上浓度分带,Au、As具二级以上浓度分带。异常内带元素为Au、Cu、As、Ag,外带为W、Sn、Bi地表见多条石英脉,及云英岩化,为寻找热液矿床的有利部位。
4.矿化体地质特征
四地银铅矿点可划分为六条矿化体[4],各矿化体矿化蚀变较强,多见铅锌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等。下面将各矿化体特征分述如下(图1):
4.1 ①号铅锌矿化体
矿化体呈北北东向展布,长度不详,宽大于1m,含量Pb2.16×10-2,Zn0.4×10-2,Ag13.2×10-6。未见原生矿化,但蚀变较强,有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矿体围岩为二叠系上统林西组粉砂岩。矿体的延伸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
4.2 ②号铅银矿化体
该矿化体呈北东向延伸,长度不详,宽大于1m,Pb0.82×10-2,Ag70.5×10-6,矿体附近未见原生矿化,蚀变较发育,有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等。矿体围岩为二叠系上统林西组泥岩、细砂岩,附近有花岗斑岩脉及闪长玢岩脉侵入。
4.3 ③号锡银矿化体
矿化体北东向延伸,走向与地层走向及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出露宽约0.5m,Sn0.26×10-2,Ag47.7×10-6。矿点附近未见原生矿化,但蚀变较发育,有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等。矿体围岩为二叠系上统林西组细砂岩,并有多条花岗斑岩及闪长岩脉侵入。
4.4 ④号银铅矿化体
矿化体呈北东向赋存于二叠系上统林西组细砂岩中,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出露宽度大于1m。Ag130×10-6,Pb0.55×10-2,矿点附近未见原生矿化,蚀变较发育,其中有褐铁矿化,硅化,孔雀石化等。矿体附近岩脉较为发育,有多条闪长岩脉及闪长玢岩脉,其展布方向与矿体走向呈小角度斜交。
4.5 ⑤号银铅矿化体
矿化体呈北东向赋存于上二叠统林西组细砂岩中,与地层走向基本相同。出露宽度约1m,长大于30m。Ag636.5×10-6,Pb2.31×10-2,矿点附近未见原生矿化,蚀变较发育,其中有褐铁矿化、硅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矿体附近岩脉较为发育,有多条闪长岩脉及闪长玢岩脉,其展布方向与矿体走向基本一致。
4.6 ⑥号银铅锌矿化体
矿化体呈北东向赋存于二叠系上统林西组泥岩或粉砂岩中,走向与地层走向基本相同。Ag81×10-6,Pb0.46×10-2,Zn0.46×10-2。矿化体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