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借助语法剖析 巧解文言试题
                    借助语法剖析 巧解文言试题
    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直接考查语法分析,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就不需要掌握语法分析技能。事实上,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的不少文言试题,比如实词题、虚词题、翻译题、断句题,如果借助语法分析,解题则会更具理性,更有成效。 
   
  一、借助语法分析推断文言实词词义 
   
  高考考查的文言实词,相当一部分不在课本范围之内,很难举一反三,这就要求考生要学会推断词义,而推断的方法之一,则是借助语法分析。 
  例1: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2000年全国卷第11题C项) 
  “樵”作为“取”的对象,处于宾语位置,应该是名词。由此可推断,选项释为动词“打柴”有误。(“樵”的正确解释是“柴”) 
  例2:君行坏堰 坏:使……毁坏 (2004年浙江卷第11题B项) 
  “坏”介于动词谓语“行”与名词宾语“堰”之间,系形容词作定语。由此可推断,选项释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毁坏”有误。(“坏”的正确解释是“毁坏的”) 
  例3:庭除甚芜除:废弃(2005年浙江卷第11题B项) 
  “除”与“庭”一样,处于主语位置,应该是名词。由此可推断,选项释为动词“废弃”有误。(“除”的正确解释是“台阶”) 
  例4: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辩:辩驳(2005年全国卷Ⅱ第8题A项) 
   “辩”用于动词谓语“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富有”)之后,作宾语,应该是名词。由此可推断,选项释为动词“辩驳”有误。(“辩”的正确解释是“辩才”) 
   
  二、借助语法分析判断文言虚词用法 
   
  文言虚词总是出现在一定的句子结构中,因此,借助语法分析,弄清其所处的语法位置,则可以确定其词性,进而判别其作用。 
  例5: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1998年全国卷第17题)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①句中“俅”为主语,“躐跻”(越级升官)为谓语,介于二者之间的“以幸臣”则为状语。其中,“以”为介词,“幸臣”为介词宾语,该宾语表身份,则该介词译为“凭”。④句中“以刃”置于动词短语“裂颈断舌”之前,为状语。其中,“以”为介词,“刃”为介词宾语,该宾语表工具,则该介词译为“用”。可见,①、④句中“以”的词性相同,意义不同。由此,可排除A、B两项。②句中“以”介于状语“全首领”与中心语“没”之间,③句中“以”介于状语“扈从(随从护驾)”与中心语“行”之间,二者均为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与被修饰关系。据此,可排除D,答案非C莫属。 
  例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005年湖南卷第12题) 
  例句: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 
  A.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 
  B.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 
  C.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 
  D.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 
  例句中“之”用于主语“予”与谓语“仕”之间,系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A项中“之”用于动词谓语“视”之后,系代词作宾语,译为“书”。B项中“之”介于定语“所藏”、“韩氏”与中心语“文”之间,系结构助词,译为“的”。C项中“之”介于定语“尹师鲁”与中心语“徒”之间,系结构助词,译为“的”。D项中“之”介于主语“予”与谓语“得”(“始”为状语)之间,系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由是观之,本题答案为D。 
   
  三、借助语法分析突破文言翻译难点 
   
  文言语句翻译难点(其实也是试题的赋分点)往往落在某些语法现象上,比如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突破这些难点,借助语法分析则是一条有效途径。 
  例7: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2006年福建卷第9题第2小题) 
  该句难点落在两个“富”上。这两个“富”为形容词,其后分别带宾语“之”和“桀”,则活用为动词,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富有”。突破这一难点,该句可译为:君王不向往王道,不追求仁政,(侍奉国君的人)却谋求使国君富有,这是让像夏桀一样的暴君富有啊。 
  例8:饮酒于斯亭而乐之(2004年湖南卷第15题第1小题) 
  该句翻译难点有二:一是“于斯亭”,二是“乐”。前者置于动宾短语“饮酒”之后,作补语,系介词结构后置,译时需将其调至“饮酒”之前;后者“乐”为形容词,其后带代词宾语“之”,则活用为动词,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以……为乐”。突破这两个难点,该句可译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例9: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第16题第1小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北省丹江口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VIP
- 英语公开课课件(试卷讲评课).ppt VIP
- 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英语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历年(2005-2014)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doc
- 2024年秋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默写版 .pdf VIP
- 一种背压式汽轮机及对空排汽系统.pdf VIP
- 松鼠 课件 (36)(完美版的).ppt VIP
- 人教小学年级数学公式大全.doc VIP
-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主题解读+单元教学设计+当堂训练+教学反思).pdf VIP
- 极核AE4维修手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