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族游牧文化特性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尔吉斯族游牧文化特性剖析

吉尔吉斯族游牧文化特性剖析   摘 要: 居住在天山和阿赖山山脉之间的吉尔吉斯人作为中亚的古老民族之一,凭借自身智慧、勤劳和勇敢得以世代繁衍生息并形成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吉尔吉斯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其民族文化带有明显的游牧文化特性,主要体现在吉尔吉斯人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方面,而强烈的部族意识近乎成为吉尔吉斯人民的民族心理。   关键词: 吉尔吉斯族 游牧文化 特性分析   吉尔吉斯民族①是由远古生活在天山地区的一些部落和居民与曾生活在蒙古高原和叶尼塞河上游,后来不断迁至天山地区的古代吉尔吉斯人部落相互融合后逐渐形成的。受在塞克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乌孙文化的影响,吉尔吉斯民族文化带有明显的游牧文化特征。   一、吉尔吉斯民族起源   吉尔吉斯族的先民是公元前3世纪生活在叶尼塞河上游的坚昆人。公元前3世纪末至6世纪,坚昆人先后处于匈奴、鲜卑和突厥人的统治之下。公元85年,北匈奴被迫向西迁徙,一部分臣属于匈奴的“坚昆”人自然被迁到中亚天山一带,这便是天山地区出现得最早的吉尔吉斯人。   公元748―840年,黠戛斯②受回纥统治。公元840年,黠戛斯灭回纥,建立黠戛斯汗国。是时,该汗国疆域辽阔,东到贝加尔湖附近,西南毗邻葛逻禄③,南至天山山麓,东南则和唐王朝领土相邻,人口超过百万。这样,在公元10世纪以前,天山地区已出现叶尼塞吉尔吉斯人的足迹。   10世纪初,契丹兴起,并建立辽朝。公元931年,黠戛斯正式沦为辽朝属国。13世纪初,蒙古崛起,成吉思汗曾两次出兵征服了吉利吉思④诸部。蒙古在西进的同时,被其征服的吉尔吉斯人也一同向西发展。17世纪30年代,蒙古准噶尔部强盛起来,叶尼塞吉尔吉斯于1667年归属准噶尔。18世纪初期,蒙古准噶尔部和沙俄联合行动,将叶尼塞吉尔吉斯人赶迁至安集延和喀什噶尔(今中国新疆喀什市东南郊)之间的山区。   这样,经历了数十个世纪的颠沛迁徙,至18世纪初,最终形成了足迹遍布天山南北的近代中亚天山的吉尔吉斯族,其牧场北起楚河流域和塔拉斯河流域,南到帕米尔高原,东至喀什噶尔。   二、吉尔吉斯族游牧文化特性   游牧文明是在人类早期原始狩猎文明和原始采集文明之后,与农耕文明差不多同时产生的。所谓的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它的显著特征在于游牧民族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都是游牧生产方式和游牧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⑤。作为典型的游牧民族,吉尔吉斯民族文化中的天然性、流动性和尚武性等游牧文化特性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体现。   1.独特的衣食住行特征   吉尔吉斯族的传统服饰颇具特色:男子身穿长袍、羊皮袄,脚蹬软皮靴,头戴皮帽、绣花小帽或者毡帽⑥;女子穿宽大艳丽的连衣裙和灯笼裤,外罩针织黑绒坎肩、丝绒和长绒袍,腰系开襟绣花围裙,脚穿外套胶皮鞋的软皮靴。吉尔吉斯男女老少都喜爱首饰,各式耳环、项链、戒指、手镯是他们必佩的装饰物。   饮食方面,长期的游牧生活使得吉尔吉斯人善于制作便于长期储存和携带的奶制品,如奶茶、酸奶、奶酪、奶豆腐等。克米孜(由马奶、骆驼奶发酵而成)、勃佐(由大麦、黍子面发酵而成)、干酪和马奶都是吉尔吉斯人民的传统民族食品。他们常用纳仁(一种炒肉丝)、库吾尔达克(锅烤肉)、撒尔阔勒(奶油米饭)等民族特色美食招待来客。   吉尔吉斯人的住所最初是由动物拖拉的便于迁徙的车子,后来发展为适应游牧生活,可以在短时间内搭建和拆除,冬暖夏凉,外形美观,内部舒适,结构合理,装饰考究的毡房。毡房曾是草原游牧民族的主要住所,其历史非常悠久。吉尔吉斯族作为一个世代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曾长期居住在毡房内。吉尔吉斯民族的毡房多围绕游牧和半游牧的生活而建造,其骨架多用就地取材的木头搭建,芨芨草帘和毛毡用以保暖。而毡房的女主人通常都竭尽所能将家里几乎所有能进行刺绣的地方绣上图案,从毡毯、门帘到被褥枕头,从帽子、衣服到鞋袜,从各式盖帘、鞍垫到荷包、手巾、锅垫、碗兜,上面均绣满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使之成为一件件艺术品⑦。   同所有游牧民族一样,吉尔吉斯人精于骑射,骁勇善战。吉尔吉斯斯坦有发展养马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水草丰茂,牧场广阔,全年可以通过专场进行放牧,生产成本低,培育出不少马的优良品种。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男子汉若有一个足智多谋的伴侣、一匹奔驰若飞的骏马和一支顺手的马鞭,就能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很多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叼羊、赛马、马术、飞马拾元宝、飞马比武等都是游牧文化在其民族文化中的完美体现。至今,在各种隆重仪式和传统节日中吉尔吉斯人还会举行各种热闹非凡的赛马活动。   2. 强烈的部落意识特征   吉尔吉斯人属于游牧民族,其传统社会组织的最重要的特征是部落的存在。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