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密咏梅词剖析
周密咏梅词剖析
【摘 要】在咏梅文学繁盛的南宋时期,周密的咏梅词虽不能视之为独放异彩之作,但也因其独特的艺术个性色彩而不容忽视。在周密的咏梅词中,梅的意象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其情感寄托也非常深刻,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入地探析。??
【关键词】梅;咏梅文学;咏梅词?オ?
一
有宋一代,咏梅文学非常繁荣,尤以南宋为盛。文人们在创作中普遍关注梅花,是有其社会文化原因的。一方面,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与文人地位的稳步提高,使得文人士大夫主流文化得以全方位地发展,并且越来越弥漫着一种风流儒雅的文化意味;另一方面,随着儒家义理的深入人心,道德意识得以高涨,文人士大夫普遍击赏品节情操。于是在南宋,梅花便以其凌霜傲雪、幽姿淡雅的独特形象适应了宋人道德意识和君子“比德”追求的心理期待。此外成功咏梅作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咏梅文学起了推动作用,如宋初林逋以“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描绘梅的优雅形姿;大文豪苏轼以“月落参横”、“玉雪为骨冰为魄”塑造梅魂等,颇受时人击赏。于是在多种原因的共同推动下,咏梅文学在南宋达至鼎盛。
在文化大背景的影响下,周密对梅关注也颇多。周密现存词153首,据程杰《宋代咏梅文学的盛况及其原因与意义》,其咏梅词13首,约占存词总数的8.5%。梅也是周咏物词中所咏最多的意象,词人在《柳梢青》词序中曾说:“余生平爱梅”,由此可见,梅深得词人喜爱。??
二
虽然文学创作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同样离不开个人的特性与审美趣味。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1]作品是个人情志的体现。综观周密咏梅词,思想内蕴多数不出标举道德和追求君子“比德”的范围,而其中关涉比兴,借物格写人格,彰示词人丰富复杂内心的词作是颇具研究价值的。??
1、清冷幽韵之梅花
周咏梅词大多描绘梅花清逸脱俗之姿,并借助冷韵幽香的水月霜雪修竹突显梅之高格。以《柳梢青》第四首为例:??
夜鹤惊飞。香浮翠藓,玉点冰枝。古意高风,幽人空谷,静女深帷。芳心自有天知。任醉舞、花边帽欹。最爱孤山,雪初晴后,月未残时。??
组词前小序云:“余生平爱梅,仅一再见逃禅真迹。癸酉冬,会疏清翁孤山下,出所藏《双清图》,奇悟入神,绝去笔墨畦径。卷尾,补之自书《柳梢青》四词,辞语清丽,翰札遒劲,欣然有契于心。……”从中可知周密作此组词的缘由:杨无咎以超越常规绘画技巧之法画梅,以清丽遒劲之语作词,表现出来的清风雅韵颇合周密的审美取向,因而情动于中作次韵。
首句以仙鹤惊飞衬托夜色之静,次句用工整的对句来描绘梅花的香与色,在给人幽峭清冷之感后,又以隐士与少女为对,强化梅古意高风的隐士节操与清幽贞静的少女情怀,将梅花清雅、孤峭的审美特质强烈地展现出来。下阕写出梅花高洁、坚贞的节操天可知晓,人间或有知己。因此才有赏梅人于孤山之上,雪后初晴、月未残时尽赏梅花。??
此词体现了词人身为文人雅士的审美趣味:对梅花雅洁、孤高之格赞赏的同时,将自我的人格与节操渗透其中,使梅格与人格相得益彰。??
2、坚贞超旷之落梅
魏晋时期,有关梅花最流行的意象是“梅花落”。梅花开放是逐步的,而凋落则相对集中,从感觉上说后者更赋予视觉冲击力,因为美好事物的凋逝总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因而魏晋乐府中《梅花落》多属征人戍卒伤春怨别之调。周词中也有两首咏落梅的作品,即《忆旧游?落梅赋》与《梅花引?次韵?J房赋落梅》。后者是周密与好友李彭老的唱和之作,情调比较凄婉,是一首梅落春尽的哀歌。但《忆旧游?落梅赋》与后者有些不同。??
念芳钿委路,粉浪翻空,谁补春痕。伫立伤心事,记宫檐点鬓,侯馆沾襟。东君护香情薄,不管径云深。叹金谷楼危,避风台浅,消瘦飞琼。梨云已成梦,似徐娘虽老,犹有风情。不禁许多芳思,青子渐成阴。怕酒醒歌阑,空庭夜月羌管清。??
虽然此词也有伤春之感,也怨东风护香情薄,但词中落梅如雪,让人想起晁补之的《毫社观梅》:“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萼,香非在蕊,骨中香彻。”梅花即便是凋零之时,也依然如雪一般,保持着固有之色;即便是凋落之后,不复有清绝之姿,犹带香气。因为香已渗入梅骨,更何况“青子渐成阴”也给梅减轻了些许遗憾。结句更是以写景收束全词,造成荡漾无际的审美感受。??
梅花飘飞,表明春物已盛,春色将阑。在面对梅花凋逝时周密同样有惜叹美好事物不能永驻之情,但与前人所不同的是,他能在梅花凋逝中感受到梅坚贞如一又超旷飘逸的骨气。??
3、清幽高洁之梅影
物影因与实际的景物隔着一层,能去掉非美因素,所以常被文人拿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与朦胧美。如北宋初张先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的美名:“尚书郎张先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世称颂之,号‘张三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