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世跃-跟他学做事和做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赫世跃-跟他学做事和做人

赫世跃:跟他学做事和做人      作为他在一汽时的秘书,我从1955年开始,在他的领导下,经过大跃进,经过困难时期,度过那些艰苦创业的岁月 下载论文网   《郭力同志纪念文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1年7月印刷)这本书你看过吧?首发式我去了,那是郭厂长逝世25周年时,李岚清副总理倡议,时任一汽董事长竺延风组织刊印的,其中有我写的一篇回忆文章《您当含笑于九泉》,写得比较系统,也比较全面。   当时厂里提出要写篇纪念文章,整理资料时头脑还比较清楚,记忆力也相对较好,基本都是我经历过或者见证过的事情。这次讲述我还是以这个资料为主。   前不久,一汽宣传部找我,为纪念郭力百年诞辰,《第一汽车集团报》要重新刊登这篇文章,问我还有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我改得不多,其中有段文字,当时可能没太注意,写的是我托人给他(郭力)买过一台缝纫机,其实他不知道这事,这台缝纫机是他夫人张蕙兰买的。   缝纫机厂厂长原来是一汽弹簧厂厂长,他上任后就告诉我,他们进口了英国缝纫机样机,要不要给厂长一台?我想,要是告诉郭厂长,他肯定不让。当时我和郭厂长都住一汽宿舍59栋,我住在他家隔壁。晚上我就去找张蕙兰。她说,行,我要。   过一段时间后,有天上班时,郭厂长把我叫到他办公室,问我缝纫机怎么回事。我就如实告诉他,买的是样机。其实顶多也就是走了,个后门,又不是没给钱,这有啥问题?但作为领导,郭厂长说,给钱也不行,很严厉地克了我一顿。为什么我印象这么深?因为郭厂长没对我发过脾气。   本来我应该去北京参加座谈会,但因为刚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就没敢轻举妄动。前几天中央电视台就纪念郭力百年诞辰来采访,要在解放牌生产线前拍些镜头,我也是冒险去的,结果感觉身体还可以,所以今天也愿意跟你们谈谈我知道的一些情况。   就像电话中说的,我不想谈我个人,谈郭厂长谈具体事情可以。你将来有事可以找我,只要是我知道的事,我可以给你讲,但有一条,我不愿意出头露面,不愿意写自己。但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我不反对,我也在力所能及地做些事。比如这本《郭力同志纪念文集》,我就参与了一些组织工作。   梦想成真   这样的领导真好,如果能在他手下做工作,应该能学到更多东西。没想到,后来就梦想成真,真到他那里去了。   相对来说,我在郭厂长身边时间较长。我是个“天亮”干部。所谓“天亮”干部,就是1948年12月31日参加革命工作,现在属于离休干部。   来一汽前,我在南京教育局人事科工作。为支援一汽建设,1954年8月1日,我们100多人乘坐一趟专列从南京到长春,经过锦州时,下去一批人。到长春的这些人,主要是县级干部,还有几位像我一样的青年干部。要说起来,实际是人家买土豆带点大葱,这样被带过来的。   那时我只知道要去东北支援国家建设,但具体什么地方没详细说。一汽是苏联援建141项工程中的一项,后来变成156项。我们到长春后,才知道是到652厂(一汽),一汽党委副书记方劫和副厂长宋敏之到火车站来迎接我们。   我还记得,在当天的欢迎会上,他们说,希望你们这些建设一汽的新兵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早日摘掉白帽子,成为汽车工业的专家。这一干就干到离休,专家说不上,帽子也没摘,只能说是比较熟悉汽车厂的情况。   到一汽后没地方住,我们先住在解放前的一个招待所里,后来就搬到现在的1栋。1栋也是办公室,晚上弄个被子,一铺就睡觉,早上把被子一卷又上班。   建厂初期,我被分到厂办公室。办公室当时有个调研组,我负责给一机部、计委和汽车局等机关领导写一汽建厂旬报和月报。当时调研组有一位老干部在写,老干部姓赵,具体名字我记不住了。   我就先了解,翻看他以前写的报告,熟悉情况后开始写。刘书泽也在厂办公室,她是饶斌的秘书。新厂房建起来后,她办公室就在我对面。   写计划报告需要深入到基层了解情况,用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就是要接地气。熟悉情况就得接触人,这期间我就听到很多人讲郭力让贤的故事,虽然还没见过他。   多年以后,我问过张蕙兰,都说郭厂长是当着厂长找厂长,究竟怎么回事?她就告诉我,郭力当时给她讲过,他不是东北人,没有在东北参加地下革命,所以对东北不熟。而要在东北搞土建,需要一个熟悉东北情况的人,这样上面就派来了饶斌,饶当时是东北省一级干部。   在我看来,其实郭力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搞技术,就可以远离人际关系。后来领导班子分工也很明确,饶斌当厂长,他当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孟少农当副总工程师,我估计这也如了他的心愿。饶上任没多久,郭力就去莫斯科实习,并领导国外的建厂事宜。   听到这些故事时,我当时就想,这样的领导真好,如果能在他手下做工作,应该能学到更多东西。没想到,后来就梦想成真,真到他那里去了。1955年夏天,办公室主任彭非找我谈话,说组织决定让我给郭厂长当秘书。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