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苯胺-聚磺酸苯乙烯之水溶液之合成及其应用於金属复合电极对
工程科技與教育學刊 第六卷 第三期 民國九十八年九月 第 316 ~323 頁
聚苯胺-聚磺酸苯乙烯之水溶液之合成及其應用於金屬複合電極對甲醇氧化
紀智麗、蕭慈容、翁宜伶、賴厚任、陳和瑞、郭仲文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
E-mail: welly@cc.kuas.edu.tw
摘 要
水溶性聚苯胺(PANI )經由界面聚合合成過程中,苯胺單體(ANI )與聚(磺酸苯乙烯)(PSS )分別
溶於不相溶水相和有機相中並於界面發生聚合反應。以定電位法(chronoamperometry )將白金(Pt )粒子
沉積分散在 PANI-PSS 載體作為觸媒電極,利用循環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 )及定電位法觀察研究對甲
醇氧化之催化能力及穩定度。為了比較目的,我們分別準備白金沉積在 ITO(E-Pt )和 PANI-PSS(PANI-PSS-Pt )
電極並在相同的條件下作試驗,以了解白金粒子嵌入三維空間的 PANI-PSS 載體有強化對甲醇氧化之催化能
力。利用傅利葉紅外線光譜儀(FT-IR )及固態核磁共振(Solid-State C13 Magnetic Resonance, S-NMR )確
認高分子結構。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 )對 PANI-PSS-Pt 和 E-Pt 表面形態分析。
關鍵詞:聚苯胺、聚(磺酸苯乙烯)、界面聚合
1. 前 言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 )被認為有希望解決未來能源問題,因為它們具有高能量轉換率、低污染放
射、低操作溫度以及簡單操作程序 [1] 、[2] 。然而,甲醇氧化過程時所產生的中間產物一氧化碳,容易吸附
於白金粒子上,而且不易脫附,造成觸媒反應面積減少,降低了觸媒繼續催化甲醇氧化的能力,此為毒化
(Poisoning )現象[3] 、[4]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可以添加其他金屬於白金中,如:Ru 、Sn 、W 、Mo 及 Os
去促進一氧化碳氧化 [5] 、[6] 、[7] ,使用導電高分子代替碳黑作為 DMFC 電極上催化劑載體,主要原因在
於它能提供奈米金屬粒子均勻分散在三維空間的高分子載體上。Pt 粒子分散於高分子載體顯示其優異的催
化特性 [8] 、[9] 、[10] 、[11] ,因為它們具有大量的催化活性座。另外,提供引力的方式限制觸媒物質於有效
空間區域。文獻報告 [12] ,Pt 粒子沈積到單純的 ITO 表面上顯示出聚集的現象發生,而利用循環伏安法將
Pt 粒子嵌入 PEDOT-PSS 其 Pt 粒子呈現較均勻分散的情形。因此,引入磺酸基團可能影響白金的分散性和
應用於甲醇燃料電池上的性質。這促使本章研究把 PANI-PSS 複合物當作白金的載體,探討 PANI-PSS-Pt
的材料特性及甲醇催化的能力。另外,PANI-PSS 的磺酸根可以提供質子傳遞的路徑,增加應用於甲醇燃料
電池的可行性。
1.1 聚苯胺之簡介
80 年代,MacDiarmid 從舊的染料製造過程改變超作條件下,將苯胺直接以氧化劑氧化成綠色的聚苯
胺,於是引起一股研究導電聚苯胺的風氣。 1862 年 Lethby[13]利用電化學方法,在苯胺的水溶液中,觀察
到藍綠色的粉狀物在白金電極上成長,而此鍍著物,先後被命名為 emeraldine 、nigraniline 及到最後的
Polyaniline (聚苯胺)等多種名稱。20 世紀初期的科學家們成功的利用 TiCl3 以氧化還原滴定法來判定各種
不同的聚苯胺氧化態。但在這個時期並沒有人對聚苯胺的電、磁性質做研究,原因是當時學者們認為有機
材料一定是絕緣體。直到五十年後,1978 年有學者提出聚苯胺可能具有導電性 [14] ,並於1985 年 MacDiarmid
等人 [15]發表聚苯胺導電性質的初步研究結果,方才引起世人對聚苯胺的重視。
©2007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ISSN 1813-3851
聚苯胺-聚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素质农民培训行政第一课.pptx
- 第二单元写作“劳动光荣”: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docx VIP
- 大气湍流信道中的激光束传输到达角起伏计算及实验 the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 of angle-of-arrival fluctuation of laser beam transmission in the channel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pdf VIP
- 集合单元测试(职高).doc VIP
- 长钢轨存放作业指导书.doc VIP
-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空白默写版).pdf VIP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融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最新版】.pptx
-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新).docx VIP
-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空白默写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