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苏州学习考察后的几点认识和启示 .docVIP

赴苏州学习考察后的几点认识和启示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赴苏州学习考察后的几点认识和启示 .doc

赴苏州学习考察后的几点认识和启示 XX年10月10日至20日,我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全 市县组织部长赴苏州培训班。通过学习和考察,感受到了 苏州人的新思想、新观念,看到了苏州经济社会的高速度、 超常规发展,使我受到了强烈震撼,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一、对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认识 苏州之行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苏州人坚持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1、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发展是要讲科学的, 不是光靠我们头脑想发展就能发展,想怎么发展就能怎么发 展的,发展是受它自身的、内在的、必然的规律所制约的。 综合考察苏州经济发展历程,可以说,苏州的发展实际上并 没有很深的奧秘,它的发展只是遵循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是遵循资本运作规律。苏州的 经济基础原来并不怎么好,是一个农业地区、一个小小的旅 游城市。在1978年的时候,地区生产总值只有32亿元,在 全国属中等偏下水平。苏州人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后认为, 苏州要想发展,必须快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从农村经济走 向工业经济。他们充分利用背靠大上海的区位优势,崇尚文 化、人文荟萃的文化底蕴,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家庭手工业和 人民公社时期办小工厂的经验,把这些汇集起来,找到了发 展乡镇企业这条资本原始积累的道路。80年代末,苏州乡镇 企业达到了 16000多家,十年期间,乡镇企业再造了一个苏 州。到了 90年代,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了 1000亿, 初步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奠定了经济腾飞基础。二是遵循 市场经济规律。到了市场经济时代,苏州认识到私营经济是 一个新的增长点,出台了私营经济振兴计划。到XX年末, 私营企业的登记注册户数发展到8.26万户,超过了宁波和 温州的总和。这时,苏州的乡镇企业发展遇到了很大困难, 最明显的困难就是缺少资本。他们又想到了大搞开发区建设 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近年来,苏州利用内、 外资合计达到4500亿元人民币,一个小小的地级市,国际、 国内有几千亿资金投到这个地方,怎么可能不发展?发展怎 么会不快?三是遵循科学发展规律。苏州遵循科学发展规律 通过妥善处理强市与富民的关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 神文明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了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有强烈发展意识。几天来的考察,感受到苏州人身 上有一种强烈的经济发展意识,所到之处人人抓经济,人人 懂经济,谈起当地的经济发展都充满自信,都感到自豪,真 正做到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善于发现机遇, 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机遇,是苏州人的一大特点。改革开放 以来苏州人敏锐地抓住了三次重大发展机遇:一是在大力发 展乡镇企业的基础上,抓住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机遇,彻底 进行企业改制;二是在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和观念更新的基础 上,抓住国家政策放开的机遇,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取得成 功突破;三是在创优环境、重视人才的基础上,抓住了“入 世”的机遇,率先步入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运行轨道。由于抓 住了这三次机遇,使苏州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飞速发展, 超过了全国所有的地级市。在XX年,苏州市GDP达到3450 亿元,经济总量超过深圳,紧随沪、京、穗列全国大中城市 第四位,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全市一般地方预算收入 220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第四位,其中市区占42%, 县占58%,城乡发展均衡;全市进出口额为1032亿美元,在 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第三;实际利用外资额95亿美元,在 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第一,世界500强企业有96家在苏州 落户。全市仅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就有5个,省级开发区11 个,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实属罕见,其中与新加坡政府合作开 发的苏州工业园区,内外资累计投入1000亿美元,无论在城 镇规划、管理体制、服务体系,还是在社会的和谐稳定、城 乡一体化发展等各个方面均成为全国工业开发区的典范。 3、思想解放敢想敢干。通过在苏州的所见所闻不难发 现,围绕促进经济发展进行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创新,树 立超前意识和风险意识,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苏州经济 快速发展的重要秘诀之一。苏州昆山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 始,在没有任何政策、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尝试着自费搞开 发区,一度面临着违规的风险,但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得 到了国家的认可,并于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成为 全国第一家自费、县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的开发区。他们 勇于创新,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运作3年,85次进京, 终于又在开发区内办下了出口加工区。通过开发区和出口加 工区的优惠政策,吸引了来自欧、美、日、韩和港台等37 个国家和地区客商投资的1200个项回,总投资额超过100 亿美元,其中65%为台资。台商到大陆投资总额有十分之一 在昆山,也被誉为台商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