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急送”的“阿信”神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宅急送”的“阿信”神话   可口可乐只是一个卖汽水的,也可以卖到世界500强的第四名,超过了那些造飞机、产汽车的公司,陈平常用这句话来鼓励员工、鼓励自己。他要做中国的“阿信”――那个卖鱼卖出一个大的国际连锁店的阿信。   90年代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需求水平、消费意识不断增长,但人们对快运服务的认识却几乎是一片空白。而陈平觉得,快递这个行业,就像血管,对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怀着这种信念,他顶着种种压力,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坎,走到了今天。      一片丹心回国去      1990年,陈平东渡日本,在富士国际语学院学习日语,其实是半工半读,甚至是多半工少半读,他每天的休息时间仅为3-4 个小时。来日本的人当中,有人盲目地来盲目地走,有人盲目地来清醒地走,有人清醒地来清醒地走,陈平属于后一种。三年里,陈平拼命地学日语,拼命地打工,分分秒秒地计算着时间,他要让每一秒都有价值。学习时、打工时,陈平都在想:除了日元,我还能带回去什么?   东渡扶桑的岁月在那一刻让陈平的人生出现了转折。一次,一国内朋友来拜访陈平,走时匆忙将带给大阪亲戚的礼物忘在陈平那里,请他帮忙送去。陈平一没时间,二没钱,这时他想到了日本街头车型古怪的“宅急便”――24小时服务的快运“飞腿”。陈平接到了大阪的感谢电话,而他没花半分钱,因为可以对方付费。   方便又快捷的服务!陈平动心了,日本热火朝天的快运业使陈平看到了一个潜在的市场。90年代的中国已进入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日益改善,人们对社会服务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多。方便、迅速、周到的服务需求已经促使许多服务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当时的中国快运业却仍是一片空白。   那时的日本可谓遍地是黄金,很多留学生留了下来,找寻他们的金子。陈平决定回国,他要做中国的“宅急便”。1993年年底,陈平夫妇怀揣着打工所得的血汗钱1000万日元回到北京,除了梦想,他还带回了一张被标画得密密麻麻、面目全非的北京地图,这是他在东京的小屋里设计好的未来北京快运网点布局图。      东瀛移花北京城      东京的“宅急便”,北京的“宅急送”――这就是陈平的理想。   1994年1月,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7个人,3辆车,“宅急送”北京双臣快运有限公司成立,艰苦的创业生涯就此开始了。   “宅急送”在国贸中心、赛特购物中心等繁华地段也设下了代办点,开始经营业务。第一天,没生意;第二天,还是没生意; 第三天,陈平坐不住了,他把司机和车赶上了马路――“扫街”,自己做开了宣传。于是接到了第一单生意――一块钱。一张粉色皱巴巴的钞票交到了陈平手里,他只说了一个字,“好!”接下来的日子,“宅急送”什么都干,送烤鸭,接小孩,换煤气……陈平和员工们没日没夜,勉强撑到了年底。可是一天早上,他发现他的库管员连同仓库的所有东西一起消失了。幸好父母兄弟姐妹伸手拉了他一把,帮他度过了第一次经济危机。   零散业务利润微薄,况且先垫付款也不利于资金周转,“宅急送”步履蹒跚。1995年下半年,第二次经济危机来临。冥冥之中似乎有贵人相助,日本交通新闻访问团来到中国访问,顺道参观了“宅急送”,他们为陈平的创业精神所感动。在访问团的引荐下,日本一城株式会社社长小林利夫注入100多万资金,让“宅急送”起死回生。      异途拾金选放弃      陈平走在“宅急送”的道路上,却拾到了异途的金子,不过“贵在坚持”的陈平最终还是放弃了。      第一桶金是在北京站拾到的      当时的车站管理者过着悠哉悠哉的日子,毫不在意几千平米的货场上堆满了滞留货物。陈平发现了这一商机,便试着说服车站站长。最终,几千张包裹催领单上盖上了宅急送的印章和电话。一夜之间,“宅急送”生意火得不亦乐乎。然而生意越火,陈平压力越大,这块肥肉不可能长期享用。陈平决意放弃,不过他逼着“宅急送”在一个多月时间里跟着客运站学会了自己发货。      “送鲜花”是他拾到的第二桶金      货送不了,我们干什么?陈平很快又发现了一次商机:送鲜花,这在当时的北京城还是新鲜事物。“宅急送”业务立即空前火爆。陈平记忆犹新,仅1996年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的营业额就达15万。   “宅急送”不缺钱了,但不清晰的业务范围让陈平觉得“宅急送”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了。“当断不断,必有后患”,陈平决定回到他理想的道路上来,他要专注地走一条路。      贴近客户门对门      在陈平的脑海里,“宅急送”是一个规模化、集团化、制度化的大型现代化企业。为了这个理想,他不能满足于现状,不能只专注目前收益很好的送货业务;况且随着市场的不断开发,涉足发货业务的快运公司越来越多,众人通吃一块蛋糕,即便是蛋糕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