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永福百寿图意象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永福百寿图意象剖析

广西永福百寿图意象剖析   一. 引言      百寿图深藏于广西桂林永福县百寿镇百寿岩内。大寿字撑起了百寿图的框架,高约175厘米,宽约148厘米。在大寿字笔画中阴刻有一百个小寿字,小寿字旁有至少一个印章。百寿图刊刻于公元1229年,下令摹刻百寿图者为知县史谓(1)。百寿图是百寿岩中第一通摩崖石刻,也是现今所见中国时代最早的集古代单字诸体为一身的古代摩崖石刻(图见封二)。近八百年来,百寿图一直深藏闺中,历经沧桑,部分字迹已日渐剥蚀无踪,有效保护已难。所幸百寿图现已尽可能清晰地拓印,保存在广西永福县文化局,百寿图一百多个印章也第一次得到最大程度的辨认。《百寿图考释》(2)是第一部对百寿的书体、字形、注释章等作了细部考释的专著。《广西永福百寿图考释》(3)是对该书进一步的考证和补充,也是对百寿图进行研究仅有的单篇论文。目前尚无对百寿图的意象进行专门分析的研究。百寿图是集地方史、书法史、书法艺术史于一身的摩崖石刻珍品,应该引起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本文拟对百寿图所蕴涵的意象作一些探讨,求正方家。      二. 祈求人生的圆满状态      (一)长寿康宁   “五福”“寿”为先。《尚书#8226;洪范》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4)”百寿图以“百寿”为名,其意不辨自明。“百”作为一个虚数,就是长久之意,如“长命百岁”、“百年好合”。对去世的避讳说成“百年之后”。在“大寿”中镌刻“百寿”,是对“寿”重复,累积,其意应为“寿上更寿”,“寿中长(藏)寿”。   广西永福百寿镇,人杰地灵,代有寿星。《永宁州志》载,百寿岩旧名夫子岩,岩前有丹砂井,“廖扶聚族饮于斯,寿皆百岁”,廖扶享寿158岁。晋代葛洪南寻丹砂时在夫子岩见到丹砂井,便久居于此修行炼丹,百寿岩所在石山被称“葛祖山”。因此,“代有寿星”应该是在摩崖石刻百寿图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意类同于自古铸造金龟银鹤、雕刻腾龙飞凤以求寿。   《尔雅#8226;释天》云:“寿星,角亢也。笺云: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曰寿。(5)”角、亢二宿,是28星宿中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头二宿。寿星与星宿联系一起大有与天地同辉之意。百寿图中“九天古文”、“广寒文”、“鬼斗”(即魁斗)、“上帝印章”等也与此类似。一些长青植物也成为“长寿”形象,如“万年松”、“万寿菊”、“万年青”等。在百寿图中,“垂柳”、“荷花”、“松枝”、“淡柏”、“寿桃”、“葫芦”、“柿叶”、“绿竹”、“芝草”等寿字也与此相类。   “寿”文化在发展中往往融合宗教的生存哲学,并将一些生死观理想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道教教义《太平经》云:“夫寿命,天之重宝也。(6)”道教求寿借助画符,念咒等形式。百寿图诸寿字与道教相关的有:“星斗文”、“玉帝天文”、“玉函文”、“西斗宝章”、“天雷典章”、“中斗灵文”、“雷章”、“紫齐文”、“皇极篆”、“王府军符”、“东华王宇”、“广寒文”、“□□ ”、“西斗文”、“上帝印章”、“(肖鸟)符”、“第一文”、“第店司命”、“鞋帽(?)符”、“飞章符”、“凤 ”、“龙章”、“鬼斗”、“帝君玉碟”、“玉盆古文”、“东(辰)?”、“青黄君书”、“雀篆”、“符篆”共29个。在写法上,“大寿”之鹅头、燕尾也是欲借道符的力量增寿。时人也信仰瑞应图画。“凤 ”寿即把“寿”字按照云气聚集缭绕的形状描画。   百寿图中“四利佛书”、“如来文”、“西方梵书”、“经盒”、“如意文”共5个寿字则欲借佛教之法;“下竺文”、“狮王文”2个则亦道亦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百寿图反映了道教、佛教文化在宋代粤地的盛行。佛教在汉朝时就已经传到了广西地区。到了唐代,广西佛教更是繁荣,其中桂林是我国南方佛教的中心之一。南宋时期的永福县(时为永宁州)即信仰佛教。据《永福县志》(7)记载:佛教于南朝时传入永宁州,至民国间,境内共有寺院21座,庵堂22座。唐朝武后时禅宗六祖惠能曾在此讲经说法。关于佛教的活动当地7月14日晚有“盂兰会”,是百寿镇一带较大的佛教活动,凡佛教善男信女,均备素食多种,斋十万僧众(2)。   “百小寿”借助天地万物之力求长寿还表现在花、鸟、鱼、虫等动植物甚至图腾崇拜上。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等有“聚宝文”、“骨(?)文”、“蛇草”、“鳍(?)书”、“象篆”、“三佛齐”、“细书成文/□□回风”、“芝草文”、“火文”、“戏水成文”、“松枝淡柏”共11个;神话传说,托名神物者如“瑶池宝意”、“神爵”、“九天古文”、“神雀篆”、“ 篆”、“昊天文”、“紫垣文”、“始射连珠”共8个。 从另一个角度讲,“火文”即反映广西境内对火神的崇拜现象。《广西通志#8226;民俗志》(8)记载:瑶族重视敬拜火神,火堂里终年保留火种,保留火种就供养了火神。规定不许乱吐痰、放屁,不许从上面跨过。独居深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