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人鼻咽腺样体肥大12例CT误诊剖析
成人鼻咽腺样体肥大12例CT误诊剖析
【摘要】目的:观察成人鼻咽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率和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经病理活检证实的12例成人鼻咽腺样体肥大误诊为鼻咽癌的CT表现,并与12例鼻咽癌患者比较。结果:成人鼻咽腺样体肥大主要CT表现是鼻咽顶后壁向咽腔内突起的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均匀,主要位于中线区略偏左或右,前缘呈火焰山状、锯齿状及不规则状,少数可见点状钙化。结论:CT扫描能清楚地显示成人腺样体肥大的特征性CT表现,对鉴别鼻咽癌及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成人;腺样体肥大;体层摄影技术;X线计算机
成人鼻咽腺样体肥大在成人中占相当比例,李学佩等[1]报道80.9%的成年人腺样体肥大,崔志汉[2]等报道88.0%的成年人腺样体有不同程度的肥大。国外文献对该病的报道甚少,国内多数是鼻咽内窥镜观察的报道。而以影像专题报道较少。现收集我院经CT断层扫描检查诊断为鼻咽癌,而病理证实为成人腺样体肥大12例进行影像学分析。意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与鼻咽癌的鉴别,降低误诊率,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治依据。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9例,女3例,年龄最小的32岁,最大的46岁,平均年龄36岁,临床症状:12例均有鼻塞,咽部不适及血涕,同时伴有头痛4,打鼾3,听力下降2例,颈部淋巴肿大3例,鼻咽纤维镜检查可见鼻咽顶后壁呈不同程度隆起,表面不光整,粘膜肿胀,触之易出血。与对照组鼻咽癌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鼻咽纤维镜亦见鼻咽顶后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质脆易出血。
1.2 检查方法。CT扫描机为美国螺旋CT扫描机,常规横断位平扫,层厚及层间距均为5mm,层面与硬腭平行,由硬腭下10mm开始向上扫描至颅底。同时对鼻咽部病灶在纤维镜下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
2.结果
2.1 病变部位。成人腺样体肥大均见于鼻咽部顶后壁,大多数位于中线区(8例),少部分位于略偏中线旁(4例)。
2.2 CT表现。横断面平扫表现为①向腔内隆起的软组织肿块,最大达22.1mm×32.1mm,前缘凹凸相间似火焰山状,中间突起最明显,占6例;②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前缘不规则,咽缝显示清,占4例,③粘膜增厚,前缘呈锯齿状,致双侧头长肌不对称,占2例。伴随改变:咽隐窝粘连或闭塞,其中双侧5例,单侧2例;点状钙化1例。
2.3 对照组CT表现。横断面平扫表现为鼻咽部顶后壁软组织肿块,边缘不规则,病变偏向一侧且累及两个以上解剖结构,如头长肌、咽隐窝、咽鼓管咽口及咽鼓管圆枕等。其中5例可见颅底骨质破坏。
3.讨论
鼻咽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顶后壁蝶骨体和枕骨斜坡外面的团状淋巴组织,是人体免疫器官,它含有各个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3],传统的观观念认为腺样体于出生后逐渐增大,2~10岁为生理性肥大,6岁时最大,10岁后逐渐萎缩,青春期前逐渐消失[4]。成人腺样体肥大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明确,多数认为是内外环境多种因素刺激的免疫反应,是慢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反复刺激造成的[5],由于成人腺样体肥大会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不便,因此本病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同时本病在与鼻咽癌的鉴别上CT检查占有很重要的作用。
成人鼻咽腺样体肥大有固定的部位,多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而鼻咽癌患者大多数肿块常偏向一侧。本组12例腺样体肥大,病变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8例,位于略偏中线旁4例;而对照组鼻咽癌病变均位于中线旁一侧。腺样体合并炎症较轻、增生具有明显纵沟或佛手样表现者鼻咽镜较易与鼻咽癌鉴别;但炎症较重时,腺样体增生肥大呈肿块状,加上表面糜烂及各种分泌物的影响,临床很难与鼻咽癌区别;但在CT片上肿块前缘呈火焰山状或锯齿状具有明显特征性,其间的凹陷反映了腺样体凹沟的痕迹,有助于腺样体肥大的诊断[6]。即使部分病例局部肿块较大,其所出现的锯齿状改变也反映了这点,特别是中央相对较深的隐窝显示尤其有价值,而在对照组鼻咽癌病人中,肿块边缘不规则,无凹沟样改变;少部分腺样体肥大CT表现为边缘不规则的肿块,在鉴别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本组有4例CT表现就如此,但是认真仔细观察腺样体病变较局限,即使合并有咽隐窝的粘连、闭塞,咽隐窝内的裂隙样低密度(粘液)或细粒状的气体影尚可辨认,两侧的咽旁间隙对称,且无颅底骨质受侵征象;而鼻咽癌初诊时有80%以上患者肿瘤已涉及2个以上解剖部位[7],病变常偏向一侧,咽隐窝及咽鼓管内无低密度影及气体影,并可出现颅底骨质破坏。本组误诊病例中有1例见点状钙化,这对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有帮助,钙化的形成可能是长期的慢性炎症导致钙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447电大《Photoshop图像处理》试题和答案200907.doc VIP
- 国开期末考试2447《Photoshop图像处理》机考试题及答案(第9套).pdf VIP
- 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白皮书.pdf VIP
- 个人创业担保贷款申请表.docx VIP
-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国开期末考试2447《Photoshop图像处理》机考试题及答案(李老师第1套).pdf VIP
- 国培二次培训.pptx VIP
- 创新药产业发展白皮书-细胞治疗药篇.pptx VIP
- 山东省高等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季度检查报告【模板】.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