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剖析
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剖析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44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回顾性分析,就不同高血压分级对脑梗死影响的特点,预后进行比较。结果:随着高血压时间延长和程度加重,脑梗死的损害程度加大,预后变差。结论:高血压是脑梗死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适度控制脑梗死后血压,抗凝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方法。监测脉压变化及血压波动并有效降压是减少脑梗死复发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死;抗凝;脉压
[中图分类号] 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a)-042-02
脑血管病是我国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之一,而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占急性脑血管病的50%~60%,同时该病有很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为了解高血压致脑梗死的临床及治疗特点,以便能采取相应有效预防措施减少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2004年4月~2008年8月总结244例高血压伴脑梗死急诊住院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总计244例,其中男143例,女101例,年龄43~84岁,平均(63.5±8.2)岁,合并有糖尿病75例,高血压120例,冠心病142例,既往有脑卒中史43例,根据高血压损害程度不同,分为高血压Ⅰ级134例,Ⅱ级88例,Ⅲ级22例。全部脑梗死患者均为急性住院患者。诊断标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标准,并均经头颅CT及(或)MRI证实。高血压诊断及分级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高血压学会制定的标准,并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对部分入院时出现血压升高而既往无高血压史的患者,不列入高血压病组。
1.2损害部位及程度
根据头颅CT(或)MRI将脑梗死分为3类:①小片梗死:梗死灶直径<20 mm;②大片梗死:梗死灶直径>20 mm;③多灶梗死:2个或2个以上梗死灶。本组患者高血压分级及损害部位见表1。既往有脑卒中史43例,高血压Ⅱ级88例,Ⅲ级22例。
1.3治疗
高血压并脑梗死住院患者采用:①适当降低血压。由于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压过高可诱发脑出血、脑低氧和脑水肿,但血压下降过快或过低,会引起脑部缺血或病灶面部加大,症状加重,若血压185/105 mmHg以下不予处理;纠正收缩压>220 mmHg或舒张压>120 mmHg时则在严密监护下使用硝普钠等降压至185/105 mmHg,并予维持;若血压在185~220/105~120 mmHg时,则在保护心脏的情况下采取缓慢降压;②迅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的形成,一般予甘露醇、呋塞米静脉注射治疗;③增加脑血流,改善微循环,予复方丹参、葛根素等;④脑细胞活化药物应用,予ATP、辅酶A、灯盏花素、脑活素等;⑤抗血小板凝集,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等;⑥积极预防并发症,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情况出现;⑦积极支持治疗。
1.4预后标准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分6级,①基本治愈: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1分以上,且病残程度为1~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8~20分;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不足8分,病残5~6级;⑤恶化;⑥死亡。
2结果
高血压的Ⅲ级分类中预后情况见表2。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渐趋升高,而高血压作为脑血管意外发生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无论缺血性或出血性机率中均有独立的、肯定的关系[1]。Kannel曾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了18年随访,发现血压超过160/95 mmHg而发展为脑卒中比血压正常者高7倍。脑梗死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梗死造成脑缺血低氧,引起神经细胞损伤便失去其功能。而在脑梗死中,又以腔隙性脑梗死为最常见。腔隙性脑梗死是由于小动脉闲塞所致的微栓塞,受累血管多在40~50 μm,梗死后所形成的腔隙直径在0.5~1.5 mm,而以5 mm以下居多。从病理生理方面看,高血压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玻璃样变,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管壁增厚;同时长期高血压可促使脂质增大,中动脉内膜下沉积,引起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血管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高血压病程越快,脑梗死发作的机率越高。故高血压应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平时需正视服药控制。在本组患者中,244例中多未正规服用降压药或血压控制不良。
脑梗死最常见的部位是基底节,这与基底节特殊的解剖结构是分不开的。在正常情况下,基底节区脑血流体积(CBV)是最小的,但脑血流量/脑血流体积比(CBF/CBV)高于皮质,说明基底节区在正常情况下灌注压很高,易导致血管硬化或阻塞。而高血压患者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