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面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研究
第 39 卷 第 20 期 包 装 工 程
2018 年 10 月 PACKAGING ENGINEERING 101
平面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研究
汪行东,姜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 518000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平面广告的应用进行讨论,研究将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平
面广告设计中的方式。方法 在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后,使用皮尔斯符号学的基本方法,将传统
文化符号分为图像型符号、指示型符号、象征性符号,并结合解构主义的方法,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在广告设计中的使用情况。结论 在现代平面广告中,使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可行且必须的。在进入
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情境下,丰富传统文化符号也具有突出的意义。
关键词:符号学;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解构主义;平面广告
中图分类号:J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3563(2018)20-0101-06
DOI :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0.016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ymbols in Print Ads
WANG Xing-dong, JIANG Wen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518000, China)
ABSTRACT: The work aims to study the way of applying traditional culture symbols in the design of print ads by dis-
cussing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ymbols in modern print ads. After the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basic approach of Peircess semiotics was used to divide traditional culture symbols into
icon, index and symbolic symbols, and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 of deconstruction, the u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ymbols in advertising design was discussed. In modern print ads, it is feasible and necessary to appl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ymbols. In the context of postmodern society, it is also of outstanding significance to enrich traditional culture
symbols.
KEY WORDS: semiolog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ymbol; deconstruction; print ads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符号随着西方 量使用的是视觉符号,因此笔者主要论述的也是视觉
企业、商品和娱乐业大量涌入中国。在丰富人民群众 符号。
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信息过载的弊端。与中
国文化不相符的符号大量涌入中国,增加了受众的理 1 现代平面广告与视觉符号
解难度,也侵蚀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鲁迅先生在《且
介亭文集》指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1] 。”只 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尔布雷思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