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章文献回顾2-1数位落差定义与规范.PDF
                    
                              第2章文獻回顧  
 2-1數位落差定義與規範 
     數位落差“     ” (Digital Divide )一詞自1995 年美國商務部的報告提出後便廣被使 
用並受到重視。最初的目的是要提醒政府 注意到基本電子通訊產品包括電話、電 
 腦、網際網路在美國國內使用與分配的情況違反了美國通信政策的初衷-「廣泛 
服務」 (universal  service) ,它的意涵在於提供完善的基礎建設,使得民眾不分階級 
群體都有機會輕易地透過資訊與通訊科技擷取資訊。然而類似的調查與研究延續 
  多年,報告皆顯示雖然民眾使用數位通訊產品的情況愈來愈普遍,但這種快速發 
展的現象卻因種族、城鄉、教育與收入的 差異而僅有社會的某個區域或某個群體 
 受益 (NTIA, 1995; NTIA 1999; NTIA, 1999) ,並出現資訊富人(information rich )與 
資訊窮人( information poor)不均等的情形(Owen, 2000) 。所謂資訊富人,係指具 
 備有利的個人與環境條件,較他人更容易 接觸與吸收數位化的產品,進而增加電 
 腦、網路技術的使用能力,同時知識也會不斷增加。相對於資訊富人,若個人條 
 件無法改變或外在資源無法協助,則資訊窮人將因惡性循環而與資訊富人間長久 
 存在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研究報告亦顯 示年齡、性別、族群、文化、甚至行為 
能力的不同在資訊與通訊科技產品使用上也有明顯的差別 (MeIver,   2000; 
 Bridges.org, 2001; Dragulanesgu, 2002; Yu and Wang, 2004a) ,只是這部份的落差正隨 
著民眾對網路科技發展認知與接受度增加而逐漸縮小中 (Yu and Wang, 2004b)同時, 
隨著資訊科技與經濟發展的相依性愈來愈高,數位落差認定的觀點因而也有了許 
  多改變,表2-1彙整十年來重要文獻所提及之數位落差定義主張。 
      表2-1顯示數位落差的定義大致可分為 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基礎建設、個人擁有或可用的設備觀點,注重ICT使用的量與普 
 及情況。屬於最狹隘的認定,所強調的是數位落差一詞本身所呈現的意義-機會 
 不均等。其次為數位機會觀點,將視野闊達觀察未來發展的潛力,因此以數位機 
會一詞取代,並加強教育與資訊內容,期使提升使用者的技能以增加數位機會。 
      經濟衝擊觀點則是體驗到經濟發展與數位化發展間有彼此牽引的關係。首先 
 過去的調查顯示,經濟發展富裕的國家無論是國民使用 ICT或社會資訊化的現象 
                                    2-1 
數位落差狀態衡量、策略規劃及績效管理之整合性架構與模式研究 
皆優於經濟發展落後的國家 (GlobalReach,   2004) 。Piazolo   (2001)認為知識經濟 
 (knowledge economy) 、網路經濟(Internet economy) 、數位經濟(digital economy)或 
                              表2-1數位落差定義整理 
  主要觀點            作者                  定義 
 資訊通信設備           (NTIA, 1995;       國與國、族群與族群、個人與個人間擁 
  擁有觀點            NTIA, 1999; NTIA,   有或未擁有(have vs. have not )資訊通 
                   1999)             信科技的差異。 
                  (OECD, 2000)       認為落差=集中,亦即 ICT的使用集中 
                                      於某一地區或群體因此應將,               ICT普及 。 
 數位機會觀點           (The White House,    以落差是否能轉化為數位機會的差異程 
                  2000)               度定義落差。包括技能、教育、資訊內 
                                     容以及應用。 
  經濟衝擊觀點          (OECD, 2001)       個人、家庭、企業或企業由於社會經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小波变换的掌纹图像去噪.doc
 - 基于损伤扰动的土体本构关系研究.PDF
 - 基于环管试验确定粗骨料膏体充填料浆管道输送参数.doc
 - 第八课集字练习思不竭.ppt
 - 基因组水平的寄生蜂基因家族扩张和收缩分析.PDF
 - 基本字义解释杂(杂)zá.PDF
 - 基隆市某高中国中部学生阅读动机与行为之研究.PDF
 - 简单廉价方法可控合成球状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PDF
 - 外出务工对农村人口婚姻满意度的影响.PDF
 - 多媒体及数码音乐设备采购项目.PDF
 
- 202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五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四川省巴中市高一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贵州省安顺市六级政治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四川省巴中市九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四川省巴中市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贵州省毕节市初一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贵州省毕节市高一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贵州省毕节市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初三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