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召县龙洞大理岩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述.docVIP

河南南召县龙洞大理岩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南召县龙洞大理岩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述

河南南召县龙洞大理岩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述   [摘要] 龙洞矿区行政区划隶属四棵树乡管辖,位于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东端南缘倾覆端,朱阳关-夏馆深大断裂的北侧,四棵树大背斜北东转折端。大庙组块状大理岩,就属于碳酸盐沉积物。随着地史的变迁,海进海退,沉降逐渐隆起,后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沉积变质矿床。   [关键字]乌龙洞 大理岩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中图分类号] P5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99-2   龙洞矿区位于南召县四棵树乡龙洞村,行政区划隶属于四棵树乡管辖,矿区范围:东经112°22′30″~112°23′13″,北纬33°17′57″~33°18′51″。早期,我队在包括本区在内的内乡-南召一带进行了国家大调查项目。2011年,完成了龙洞大理岩的勘查工作,提交了勘查报告,通过工作基本查清了该区域矿体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   1区域地质背景   龙洞矿区位于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东端南缘倾覆端,朱阳关-夏馆深大断裂的北侧,四棵树大背斜北东转折端。区域上主要由三大地质单元组成,从北到南依次为中元古造山带、加里东弧后盆地以及加里东火山岛弧区。本区位于弧后盆地的火山洼地内,由二郎坪群火山岩组成。区内火山喷发岩发育,分异明显。   区域内构造形迹比较复杂,区域构造线总体呈北西西-南东东向,由于区域构造应力影响,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在洞街-青山-四棵树一带十分明显,以大庙组碳酸盐岩为核部形成复式背向斜构造,龙洞矿区位于四棵树大背斜北东转折端部位。   区域内岩浆活动总体较为频繁、多样。主要可分为三期活动:第一期为加里东期,形成的岩石类型主要是基性岩类,如辉绿岩、辉长岩。以小岩株的形态产出,个别地段尚有超基性的脉岩,本期岩浆活动规模小、强度弱。第二期为华力西期,出露于区域南部,本期岩浆活动强烈,构成五朵山岩体,呈岩基、岩株产出,岩石类型以酸性岩类为主体,主要岩石是黑云母花岗岩及似斑状黑云花岗岩,岩体中普遍可见到闪长岩类的捕虏体。第三期为燕山期,所形成的岩株分布于华力西期侵入体的周边,主要岩石是黑云母花岗岩及花岗斑岩,本区多数花岗岩脉与本期活动有关。   2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比较简单,主体为下古生界二郎坪群大庙组(Pz1d)地层,岩层总体产状变化较大,东部倾向为南西,倾角较陡,西部倾向为东南,倾角较缓。   大庙组主要岩性为大理岩、条带状大理岩及斜长角闪(片)岩等。   2.1大理岩(Mb)   白色块状大理岩:主要分布在矿区中南部,为化工原料(大理岩)的主要层位,位于矿体的上部。岩石风化面呈灰色,新鲜面呈白色,镜下为半自形中-粗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份为方解石, 方解石含量接近100%。局部含有微量透闪石、黄铁矿及绢云母等。方解石具闪突起,具方解石式解理、双晶,高级白干涉色,方解石颗粒锒嵌。局部微量透闪石在方解石变晶中呈包体散布。   根据钻孔资料显示,矿体沿厚度方向局部绢云母含量较高,形成绢云母条带夹层。   条带状白云质大理岩: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岩石风化面呈灰色,新鲜面呈灰白色,镜下为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主要成份为半自形粒状变晶方解石75%,半自形粒状白云石20-25%组成。方解石大多定向呈带状分布,而白云石大多定向断续呈纹带状分布,二者纹带相间定向分布。局部岩石中透辉石变晶微量分布,石墨微量分布。   2.2斜长角闪(片)岩(Is)   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东部,呈小脉状分布于花岗岩中,出露面积极小,另外在钻孔中也有见到,厚度一般0.50-2.00m。岩石呈灰-浅灰绿色,风化面呈黄褐色,鳞片、柱粒状变晶结构,片状、块状构造,镜下为柱粒状变晶结构。   矿物成份有,角闪石75%,粒度0.5-1.5毫米;斜长石20%,粒度0.3-1.0毫米;云母3%左右,粒度0.3-0.8毫米;其它次要矿物和微量矿物有褐铁矿,褐铁矿呈不规则状充填于角闪石、斜长石、石英的矿物之间。   受区域构造制约,构造形迹比较简单,矿区北部的条带大理岩中可见后期小断裂构造,对矿体有破坏作用,局部可见小的柔皱构造。   区内岩浆岩较发育,但岩性单一,无明显分带现象,主要为华力西期花岗岩,呈岩基、岩脉或岩枝产出,为五朵山花岗岩体的一部分。在大理岩矿层中,出现有规模较小的花岗岩脉数处,但不连续,其出露长度一般为20-50米,最长达130米,出露宽度一般为0.5-1.50米,局部达8米,因此不至于破坏矿体的完整性,可当夹石剔除。   花岗岩脉,与围岩界线清楚,除少数切层侵入外,多数顺层侵入。花岗岩体及花岗岩脉与大理岩接触部位蚀变不明显,仅局部可见轻微绿帘石化及褐铁矿化。   花岗岩的风化面呈黄白色,新鲜面青灰色,中粒花岗结构,局部显微文象结构,块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