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汽车内饰件改性聚丙烯材料表面发粘缺陷剖析
汽车内饰件改性聚丙烯材料表面发粘缺陷剖析
摘 要:内饰件的改性聚丙烯材料在光和热作用下产生了表面发粘的现象,使用热脱附-色质谱连用技术对发粘样品表面进行了测试,发现了油酸酰胺类的添加剂,其主要起到耐刮擦作用。在使用了新型的硅氧烷基团+锚基团的耐刮擦助剂后,彻底改善了材料表面发粘的缺陷。
关键词:发粘;耐刮擦;热脱附-色质谱连用技术;油酸酰胺类添加剂
中图分类号:TQ32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3-0014-02
1 背景概述
随着聚丙稀(PP)材料改性技术的突破和日益成熟,加之其重量轻、成本低、易加工、可回收等优势,因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汽车领域。然而聚丙稀(PP)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尤其是内饰件,对于尖锐物品的刮擦,表面很容易出现可见的白痕,尤其是深颜色零件,严重影响外观,而这种缺陷对于汽车主要内饰件如:仪表板、门板内饰、中央通道及行李箱内饰等在使用过程中引起的抱怨比例是很高的。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有整车厂联合世界上主要的聚丙烯改性材料公司,研究并改善了耐刮擦性能,同时制定了评价的标准,开始在内饰件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市场反馈结果是大大改善了用户的抱怨和反应的情况。
解决了聚丙烯材料的耐刮擦性能,使其在汽车内饰件中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但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缺陷在整车暴晒试验时被发现了。整车暴晒实验是各大整车厂选择在南非的卡拉哈里(Kalahali)或美国的亚利桑那(Arizona),进行干热及高阳光辐射条件下的开放型气候暴晒,汽车内饰零件要求暴晒两年不能有可见缺陷,国内目前大部分主机厂选择在海南岛的湿热气候下进行。两年内试验场有专人每周进行评价和记录,每年夏天,也就是在气温最高,太阳辐射最强烈时整车厂还会组织相关人员一起到暴晒场统一评价整车质量状况,而意想不到的缺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发现的,主要是内饰件,如仪表板、门板上装、中央通道、ABCD柱和后窗框等阳光能直接照射到的内饰件表面有粘手的感觉,而且随着暴晒时间的增加,抱怨零件的范围越来越广,几乎所有可见的内饰件都会被发现发粘,发粘实验主要是以手指的感触评价,严重发粘的零件表面有油状或雾状的东西渗出,用手接触后零件表面会留下明显的手指印,如图1所示。后来在海南暴晒场也发现了此类缺陷。
在这一系列的发粘零件中,发现都是使用聚丙烯材料的注塑件。那么这些缺陷零件表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使用聚丙烯材料的零件表面发粘呢?会不会是聚丙烯材料的共性问题呢?
通过使用热脱附-色质谱连用技术对正常样品和暴晒缺陷样品进行了对比测试。
2 实验部分
2.1 取样方法
用玻璃棉蘸取正己烷在缺陷表面刮擦,直至表面溢出物质完全溶解在正己烷中,再放入样品管中用氮气吹干。
2.2 测试设备
热脱附设备TDS:
Unity from Markes Co
色质连用设备GC-MS:
Trace GC+ultra DSQ from Finnigan
2.3 测试条件
TD:Tube Desorb Temperate:250 ℃ for 30 min
GC:Column:DB-10 60 mX0.25 mmX1.0 μm
Oven Temperature:
First step 50 ℃ for 10min Second step 5 ℃/min
Third step 300 ℃ for 10min
MS:TIC
2.4 测试结果
对缺陷零件的TIC图分析如图2所示。
再经搜索,发现保留时间为37.17 min及43.00 min的峰均代表油酸酰胺,如图3、图4所示,且不发粘材料的表面溢出物中并未检测出该物质,而油酸酰胺是造成聚丙烯材料表面发粘的一种物质。
3 结果和讨论
3.1 发粘的原因
经过以上检测手段,可以初步判定油酸酰胺是造成聚丙烯材料表面发粘的一种物质。
那么油酸酰胺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它加入聚丙烯材料中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会引起发粘呢?
3.2 发粘物质的特性
通过对材料供应商的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到,油酸酰胺又可称芥酸酰胺,是一种爽滑剂,是一种白色晶体状物质,其加入到聚丙烯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起到降低表面摩擦系数,从而降低表面刮痕的可见度,这样就起到了耐刮擦的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油酸酰胺有2个明显的缺陷:首先,在高温存放条件下(一般温度超过90 ℃,时间超过24 h),在表面会形成高浓度积聚带来胶粘性。
另外,经过光照辐射后还会产生发粘和发黄,这对浅颜色的制品比较明显,这些缺陷在材料认可试验中都被发现过:单一的油酸酰胺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