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阳故宫建筑特色主要成因浅述
沈阳故宫建筑特色主要成因浅述
【摘要】:沈阳故宫不同于中原地区汉族传统的宫殿布局形制,体现了东北地区多民族文化兼容并蓄的鲜明特色。本文以沈阳故宫为研究对象,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总结概括出形成沈阳故宫建筑特点的诸多因素。旨在追寻其迥异于传统中原汉族皇家宫殿的本原。
【关键词】:沈阳故宫 建筑特征 历史背景 满汉文化
中图分类号: J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前言
沈阳故宫是清初营建与使用的皇家宫殿,是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后期作品。位于沈阳市旧城中心,原是清军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宫殿。顺治皇帝早年也是在此继位临朝的,入关之后沈阳故宫成为陪都宫殿。后由于康熙、乾隆等皇帝来沈阳祭祖谒陵,又有多次修缮、增建。它既体现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建筑特点,又深受中原传统宫殿建筑深刻影响。是满汉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兼容并蓄历程的典范。
1. 建筑特征概述
沈阳故宫具体建筑特征归纳如下:
“宫城相生”的规划布局及其宫殿规模
“东中西三路”的总体结构
与众不同的空间环境
不拘泥于汉族传统的建筑等级与形制
木构架营造特点
生动形象的建筑装饰
满汉等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集中体现
特定气候下东北地方建筑特色
可以看出大至整体规模,小到装饰纹样,无处不体现着沈阳故宫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特点。正是这些东北地理历史、满汉文化交织的特征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相结合,促成了这座中国古典木结构建筑的奇葩。
2. 特征成因具体解析
2.1连年征战与仓促迁都的历史背景
沈阳故宫的兴建初期正值王朝更迭的战乱时期,大汗与八旗诸王共同商议战略政策。努尔哈赤于天命元年(1616)兴兵,至定都沈阳(1625)的九年中迁都四次,其中迁都沈阳对后世影响巨大,清(后金1621)定都辽阳,时间仅隔四年,于1625年定都沈阳。而且在宫殿尚未建成时迁入。可见频繁的迁都与连年的战火共同造成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匮乏。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之下,努尔哈赤下令建造了故宫东路。这正是故宫方城紧密结合的规划;大政殿(图1)及十王亭组成的东路“大衙门”布局;沈阳故宫不及多数历史中原皇家宫殿尺度宏大等特点的原因之一。
图2-沈阳故宫鸟瞰图
2.2分期建造的时间历程
沈阳故宫从兴建到基本完成历经一百五十余年,依照时间顺序大致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的。由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位皇帝陆续修缮扩建。虽然故宫并不是在统一规划下修建的,形成了“东中西三路”的建筑布局,各自成体系。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托。如乾隆皇帝时期,中路东西所的修建就考虑到其特定场地限制、与相邻建筑的对话关系、传统礼制的影响等因素,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最终形成了东西两组建筑群烘托中路大内的整体布局。这亦分亦合的总体格局也是沈阳故宫区别于北京故宫等皇家建筑群“全面规划、分期建设”的特征之一,更是我国传统建筑哲学整体观的体现。(图2)
2.3彼此迥异的三路功能空间
在整个宫殿一百五十余年的营建过程之中,从时间的角度看,随着历史的进程,三位君主兴建了与之相对应得“东中西三路”建筑群。其三路建筑所承担的功能,环境布局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最终相互兼顾整合,成为一体。
东路兴建的目的主要是供努尔哈赤商议军政,以及预计战后临朝的场所。加之满族游牧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产生了军政合一,君王共议的东路建筑形制。
中路是皇太极登基即位后,在自己王府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加强封建统治,深化政治改革的产物。诸王居于臣下,是国家中央集权封建专制的表现。主要为了满足皇帝处理政事,临朝治国与后宫就寝的要求。由此影响了中路大内建筑对称式中轴线的运用,前朝后寝的空间序列等特征的产生。
西路方面,为方便皇帝后妃等东巡驻跸、祭祖谒陵,并大量贮藏宫廷珍宝、古玩,乾隆皇帝在盛京宫殿内改建、增建宫殿建筑,此工程延续至乾隆晚期。增建建筑主要有中路两侧东西所,崇政殿前飞龙、翔凤两阁,西路戏台、文溯阁、嘉荫堂以及太庙改建等。都是为满足清朝中期皇家内府珍宝收藏与巡游文化娱乐功能的需要而营建的。
2.4满族游牧与汉族中原文化的逐渐融合
沈阳故宫规划布局、构造做法、装饰细部等方方面面都体现了既有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建筑特点,又受到中原明朝宫殿建筑影响。是我国不同民族文化碰撞、交融、发展的实证典范。
东路的格局、大政殿“帐殿式”形制以及放射形布置的十王亭空间等都具有浓厚的女真族游牧文化特色,其中单体建筑细部装饰色彩等更融入了满汉蒙藏等多民族特点,其总体形制布局没有遵循礼制传统典范。但其营造建设匠人工艺材料多由东北汉族人完成建造。由此可见,故宫建造初期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已经开始。
中路前朝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会心理指导师考试题库.doc VIP
-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叉车司机)四级(中级工)理论题库.docx VIP
- 2025年年基础电信企业专业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考核要点与评分.pdf VIP
- 交通事故中二次撞击现象法律分析.doc VIP
- 2025高考语文6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docx VIP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城投集团招投标管理办法(2020修订).docx VIP
- 代谢性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策略.pdf VIP
- 社会心理指导师理论考试复习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社会心理指导师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