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阳某贵金属加工厂房结构鉴定剖析
沈阳某贵金属加工厂房结构鉴定剖析
摘要:工程接层改造是否可行需要经过计算和鉴定分析,满足要求后,方可接层改造,这样也会涉及到加固相关问题。
关键词:鉴定 结构分析 加固方式
沈阳某贵金属加工厂房因不能满足建设单位的使用要求,对该建筑物进行接建一层可行性鉴定。该楼于1984年9月由某设计院设计。
主厂房呈矩形平面,建筑面积为2878.75m2。大部分为三层,局部四层。
基础采用打入式予制桩基础,单桩承载力qs=35t。梁、柱、楼板、混凝土墙混凝土等级标号为200#(相当于C18)。楼板及屋面板为现浇混凝土板,板。内外填充墙分别为180mm厚和370mm厚的粘土空心砖。
通过现场考察,并查阅甲方提供的技术资料,按现行规范、规程,对改造建筑进行结构分析计算,提出鉴定报告。
1 鉴定依据
1.1 现行的规范、规程
1.2 建设单位提供的《沈阳某贵金属加工车间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
2 结构现状
2.1 现场调查及检测结果综述
从外观上看,该厂房的梁、板、柱,混凝土表面完好,未发现结构裂缝和过大变形等异常现象。
2.2 查阅图纸
经宏观检查与查阅设计图纸可知:厂房的实际柱网、结构布置及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与原设计基本一致。
3 接层结构方案:经计算我们提出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接建一层为钢结构。
优点:材料强度高,自重小,跨度大,施工方便速度快。
缺点:该结构属于同一建筑采用两种结构形式,规范没有这种结构形式,且耐火不好。
方案二:接建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优点:该结构符合规范中结构选型,柱顶位移小。
缺点:结构自重大,新加柱子与原框架柱连接节点复杂。
方案三:接建一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轻钢屋面。
优点:自重小,跨度大,符合规范中结构选型。
缺点:自重比钢结构稍重些,新加柱子与原框架柱连接节点复杂。
终上所述,我们经多方案比较建议采用方案三,接层后使用年限为30年。
4 接层后厂房结构计算
4.1 计算依据
①原结构:原结构为三层框架结构,局部四层,各层框架柱、梁、墙均采用C18混凝土。内外填充墙分别为180mm厚和370mm厚的粘土空心砖。
②新接一层:新接部分钢筋混凝土柱子采用C25混凝土,纵筋采用HRB400钢筋,箍筋采用HRB400钢筋,钢梁采用Q235B钢材。该层主要为生产厂房及实验室,层高为4.5m,外墙为300厚火山渣混凝土砌块,内墙为200厚火山渣混凝土砌块。同时把电梯井升到五层。
4.2 计算结果
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场地为Ⅱ类,设计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加速度为0.1g,抗震等级为三级。本工程的结构分析选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的PKPM系列软件2010版进行结构内力分析计算。新接一层后结构计算结果的主要性能参数如下:①周期表(表1)
表1
■
注:Tt为扭转周期,T1为平动周期。
②位移表(表2)
表2
■
③框架柱轴压比:经计算ZB-2、ZB-2a一、二层轴压比超限,其余框架柱轴压比均满足要求。
④基础承载力计算(表3)
表3
■
桩的承载力验算均满足,对承台计算,承载、冲切、柱局部受压也满足要求。
⑤框架柱计算(表4)
从验算结果可以看出带*的一、二层框架柱体积配箍率不满足现行规范构造要求,表格中画斜线部分说明缺少原图纸中框架柱的配筋图。
⑥框架梁计算
经计算得出结果:将接层后的的计算结果与原图纸中框架梁的实际情况相对照,得出一、二层框架梁均满足设计要求,三层纵向框架梁也满足要求,但横向框架梁上部纵筋、下部纵筋均不满足设计要求。
⑦楼板计算
a一至三层没有改变使用用途,所以不需要对一至三层楼板计算。
b经计算接层后四层楼板仍然满足设计要求。
5 存在的问题
5.1 该厂房为1984年设计,新规范规定的柱保护层厚度不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基础混凝土等级也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5.2 框架梁端部箍筋没有加密,不符合现行规范的抗震要求。
5.3 部分框架柱一、二层体积箍率不满足要求,有些框架柱箍筋加密区使用Ф6箍筋,也不符合现行规范抗震要求。
5.4 新规范规定更为严格的抗震措施,例如:框架柱拉结筋深入填充墙里的长度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隔墙高度大于四米,原设计没有在墙间设水平系梁。
6 结论意见
综上所述,主厂房可按方案三接建一层,但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6.1 卸荷
接层前须将原屋面找坡、隔热、保温、防水带等构造层拆除,同时拆除原建筑物女儿墙。
6.2 加固
6.2.1 接层后框架柱纵筋仍然满足设计要求,但部分框架柱配箍率不满足设计要求,ZB-2、ZB-2a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推拿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探讨平台经济下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docx VIP
-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PPT.ppt VIP
- 南瑞集团-水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整体解决方案.pdf VIP
- 第二单元第1课《山水相逢》课件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八年级美术上册 (1).pptx VIP
- 标准图集-华北-08BJ6-1地下工程防水1.pdf VIP
- 第2课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1课时)-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 物业项目经理面试的53个经典问题(附参考答案).doc VIP
- 《观赏植物介绍》课件.ppt VIP
- 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施工工法--rcc工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