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南美白对虾育苗管理技术
浅述南美白对虾育苗管理技术
摘 要:南美白对虾养殖已成为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主要以室外养殖为主,我国作为水产苗种培育的大国,近几年来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产业得到迅猛发展,随着育苗工艺技术与生产设施的不断改良与提高,南美白对虾苗种总产量与单位水体产量不断创新高,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实践经验将育苗技术方法进行总结,旨在为南美白对虾的育苗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育苗;管理技术
南美白对虾俗称白肢虾和白虾等,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在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南美白对虾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是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对虾品种。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生长快,适盐性广,特别适合淡水养殖;食性广,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病害较少,产量高,能适应高密度育苗和养成,深受养殖户的青睐。
一、主要育苗技术
1.育苗设施建造。育苗室应设置6-8个面积为20平方米左右的长方形育苗池,池深在1.2-2米,便于育苗时投饵及水质的掌控、管理;池壁喷涂水产专用水泥漆,使池壁保持光滑无缝隙,避免残饵、粪便等粘附于缝隙中,滋生病原难以杀灭,同时便于清洗、消毒育苗池。避免室内强光直射。
2.水质调控
(1)抽水地点应选在无“三废”污水排入污染,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ll607.89)。
(2)所抽取的海水一般应经24小时暗沉淀、二级砂滤方可使用,一级砂滤经厚40-60cm、粒径大小为3-4mm的粗砂层过滤,二级砂滤砂滤池一般高度1.5-2m、容积5-20m3,砂滤池最底部须留10cm左右的基本空间及筛板做为支撑:筛板上铺5-8cm、直径大小为25-35cm的碎石一层;碎石上铺1层40-60厘米厚、粒径大小为1-2mm的粗砂;粗沙上铺20-30cm、粒径在0.1mm以下的细砂。海水经砂滤后有条件的育苗厂家可作紫外线消毒、生物膜过滤、臭氧处理等进一步的处理。
3.苗种培育
(1)前期准备。消毒:育苗前,育苗池应洗刷干净,经消毒后方可使用,常用消毒方法有:用20-30mg/L漂白粉带水消毒经24小时后,冲洗干净即可使用;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小时后冲洗干净即可使用。
气石:气石一般排布5―6个,平方米,气石应离底部3-5厘米,防止后期将底部残饵等有害物质搅起。
(2)海水消毒。同一批次的育苗用水经统一消毒后方可使用,一般高1.6米的池子进水1米左右,常用消毒药物有福尔马林20mg/L消毒48小时、二氧化氯0.5mg/L消毒48小时等,两者均属广谱性消毒药品,其溶液均无固体状颗粒,用作育苗用水的预处理有良好的效果。
4.生长期管理
(1)无节幼体。投放无节幼体前水温调至30±0.5℃、pH值在7.8-8.2之间,泼洒0.5mg/L的EDTA。选购的幼体应趋光性强,投放密度为100万只-120万只/立方米。无节幼体阶段,靠消耗内源性,不需投饵。该阶段的管理要点保持水温恒定,控制充气量,使幼体在池中均匀分布为宜。保持微弱充气,防止幼体下沉。一般发育良好的无节幼体,从无节幼体第一期经过30―40h发育到蚤状第一期幼体。
(2)蚤状幼体的培育。蚤状幼体培育的水温29℃一30℃,升温幅度不要太快,每天0.5℃,蚤状Ⅰ期微弱充气,蚤状Ⅱ期微波状充气,蚤状Ⅲ期逐渐增大到沸腾状态。蚤状幼体的培育要求弱光,蚤状Ⅰ一蚤Ⅲ期光照通常控制在200―10001ux。无节幼体经6次蜕皮进入蚤状期,进入蚤状期需开始投饵,并开始升温,蚤状幼体阶段要保证有充足的藻类供给幼体食用。蚤状Ⅰ期,投喂小型硅藻如角毛藻,在培育池中保持5×104-10×104个细胞/ml。同时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如虾片、车元、黑粒素、BP等,每天投喂8次,每次1―2g/m。蚤状Ⅱ期开始投喂轮虫,投喂量5―10个/ml。蚤状Ⅲ期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尽量使投喂饵料多样化,使幼体得到均衡的营养。蚤状幼体阶段不换水,逐渐向育苗池中添加新水,同时施用EM6等有益菌来改良水质。一般情况下,蚤状Ⅰ期发育到糠虾Ⅰ期约需3.5―5天的时间。
(3)糠虾幼体的培育。糠虾幼体培育水温控制在30一31℃,从糠虾Ⅰ到糠虾Ⅲ充气量由沸腾状态逐渐增大到强沸腾状态,光照强度通常控制在200―20001ux。糠虾幼体的食性转换为以动物饵料为主,投饵量应根据幼体的数量、摄食、生长发育和水中饵料的多少以及水质情况加以调整。具体饵料投喂情况是,投喂配合饲料,如虾片、车元、黑粒素、BP等8次/天,每次1.5-2.5g/m3;每尾对虾幼体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0-20个/天,分4次投喂,同时有条件的育苗场继续投喂轮虫等小型动物饵料。糠虾幼体的投饵料量大,排泄物多,水质容易变坏,从糠虾幼体开始换水,同时添加有益的微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