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怎样在歌唱中唱出韵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怎样在歌唱中唱出韵味

浅述怎样在歌唱中唱出韵味   内容摘要:凡受广大听众喜爱的歌唱者,除了具备美好的声音外,唱歌有韵味,感情表达充分,也就是必须做到声、情、味并茂。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感情的歌曲,都具有各自的韵味。味,不仅体现在美的旋律里,也体现在美的语言(歌词)里,体现在所有的声乐艺术表现手段里。   关键词:歌唱 韵味 声音      一个歌唱者要使歌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必须深入社会生活,去了解、观察人们的生活、感情、向往,在生活中力图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善于理解人的人。另外,还必须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在专业技术方面,则应广泛学习民族民间的戏曲、曲艺、民歌等,吸取其优秀的演唱技法,研究咬字行腔的特有规律,熟悉民族传统唱法表达感情的特有方式。当然,还应具有科学自然的发声方法。如此,才有可能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而不至于永远停留在模仿他人演唱的水平上。   下面笔者试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味从何来?      一、从作品中找依据   拿到一首新歌谱,最好从头到尾读一遍歌词,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工作。应对作品内容有初步了解,再开始轻声唱词。对于难度不大的作品,一遍唱下来,要得到初步印象:是江南水乡的音调?还是塞北高原的风格?这时应调动储存于脑子里的众多音乐材料,经过反复试唱后,便可以逐渐掌握某种情趣,使之成为这首作品的“味”了。   一般来说,用现成民歌或特有的音乐素材改编和创作的歌曲,比较容易找到“味”。但多数歌曲是创作的全新旋律,仅用一个衬腔、甩腔或拖腔点缀一下,以加强歌曲的民族风格。比如《春暖桃花源》(谱例1),前6句唱下来似乎找不到熟悉的音调,倒像是用带些湘音的官话在朗诵。   谱例1:      声音在高音区g2和a2音上反复交替拉长,像是喊出了一句山歌,但节拍规范了,有松有紧、有长有短,使高亢的山歌音调变得有几分轻快和几分惬意。从歌词描写的意境及曲调的风格来看,这首歌有股古朴的田园风,以静为主,静中有动,意境中有情,节奏徐缓,行腔细腻。只要抓住这点好好地发挥,就一定能唱得有滋有味。      二、如何运“味”――依赖“味”与字、声、腔、情的关系   靠口传心授能流传至今的民歌,其“味”和情是非常统一的。同样,一首好的创作歌曲能够立起来、站得住、流传开,“味”与情的高度统一和融合也是必备条件。而表达各种不同的感情、创造各种不同的韵味,必须靠轻、重、长、短、明、暗、厚、薄、刚、柔、断等不同的声音去表现。咬字行腔的技术方法,也是在表现各类歌曲的情与“味”的过程中形成和不断发展起来的。   桑植民歌《马桑树搭灯台》的基本旋律是当地的五句山歌。经整理填词后的这首歌,写的是身在前后方的夫妻间真切质朴的感情。比如,“马桑树儿,搭灯台哟”这一处延长音的唱法,“台”字用气息弹出字头,声音应响亮,紧接着“哟”字从5音上加颤音延长后巧妙地滑至3音,在滑的过程中音量减弱并保持连贯。唱好这首歌,还需处理好每个乐句的句尾声。由于5个乐句的句尾全部是下行的,如果气息和声音位置控制得不好,就会显得压抑。《上四川》(谱例2)也是一首桑植民歌,内容是说丈夫出门去谋生,妻子从正月盼到十二月也不见丈夫回来。其中有深情的思念、失望的等待、凄凉的悲伤,情绪压抑哀怨。   谱例2:      演唱这首歌时声音不要尖亮,以平直为好。唱“吆”字时声音要往后拉直些,下滑音一带而过,“川”字的字尾要强调归入鼻腔的[n]音,“早”字是感情的重音,要突出,提前咬字头的[z],字腹的[a]则要放大,下滑音要稍重一些。能这样唱,“怨”的情绪就出来了。   《海风阵阵愁煞人》(谱例3)是歌剧《红珊瑚》的主要唱段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末至今,久唱不衰。这段唱表达出了渔家女珊妹的爱和恨,在乌云密布的珊瑚岛盼救星和向往解放的急切心情。作品的第一句便集中体现了这种情绪。音调激越昂扬,有如戏曲中人物出场前的叫板。能否唱好这一句,是能否唱好全曲的关键所在。   谱例3:      作者给“海风”二字安排了一个八度的大跳,有利于“风”字的咬字,海字的字尾[i]归韵是气息稍稍收住,并为“风”字的字头[f]做好了喷口的准备,气息给予字头[f]的爆发力足以使“风”字的字腹也就是声音共鸣得以有力的延续。这个“风”字应该把珊瑚岛风急浪险的环境气氛唱出来,“阵阵”二字字头不要太重,将气息平稳下来,音量也要稍加控制,为后半句再次出现强音做准备。唱“愁煞”二字要极力把气息沉住,字头稍长,声音饱满,字尾要收得干脆,在休止处要从容地深吸气,然后有控制地唱出“人哪”二字,渐强至高音5[a2]时,应运用提气以产生强气压,使声音有极强的力度,而后再顺着旋律的下行,腹肌控制住气息,减弱音量至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再次用腹肌的弹性甩出装饰音5。      三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