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地适合度模型的构建与河道内环境流量研究.PDF

溪流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地适合度模型的构建与河道内环境流量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溪流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地适合度模型的构建与河道内环境流量研究

 18  12  2008 12 14 17 溪流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地适合度模型的构建与 河道内环境流量研究 ———* 1, 2 1 ** 1, 2 1 李凤清  蔡庆华  傅小城  刘建康 1., 430072;2., 100039 摘要  基于对香溪河河流生态系统的多年研究, 以该流域河流 型底栖动物最优势类群四节蜉 为指示生物, 建立了我国 陆地区第 一个基于长期的连续的野外现场实测数据的水生生物栖息地 适合度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mo el, HSM ).为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文中将 河道内环境流量分为3 个层次, 即河道内最小需水量、 最小环境流量和适宜环境流量, 并利用水 文法和加权可利用面积法(w eighte usable area, WUA )分别构建了这3 个层次的河道内环境流量 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香溪河的最小需水量为Tennant 法中描述为差或最小状态的流量(即 3 -1 0.615 m ·s ), 为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维系河道景观多样性, 应将多年平均流量的42.91% 3 -1 (即2.639 m ·s )作为研究地点的适宜环境流量.综合考虑水文和生物因素, 从3 个层次确定了 河道内环境流量, 可以为香溪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为较准确地计 算河道内最小环境流量提供探索性研究. 关键词         , , , , 4 :、 、 [1] [5—7] ., ., 、 , , , , [2—4] [5, 8] ., 、 . , (instream flow incremental . metho ology, IFIM ), , (、 . ), [9, 10] .IFIM , [5] . 、 、 、 20  2008-04-14 , 2008-05-15   *(、 (:KZCX2-YW-427) (:2002CB412300)  **, E-mail:qhcai@ihb.ac.cn 14 18  18  12  2008 12 [5, 11] 2 .、 , 94 km, 3099 km , , ; 1540 m, 3 、 , [24,25] ( 1). [12, 13], 1999 , 2000 6 , 、 [13—15] , 、 、 2001 8 . [5, 13, 16, 17] . , 154 , , , 13 , , . (, 1400 , ), 、 、 , . ., , [23,26—29], [18]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