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方言父母称谓词剖析
甘肃方言父母称谓词剖析
[摘要]本文主要从“父母”称谓的分布和源流两方面探讨甘肃方言“父母”称谓词的特点。
[关键词]甘肃方言;父母称谓;形式特点
[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6-0008-02
本文所说甘肃方言既包括汉语方言也包括少数民族方言,依据材料主要是通过问卷和田野调查的方式获得,涉及甘肃省80多个方言点。“父母”称谓词是语言基本词汇里的核心成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甘肃方言“父母”称谓词的分布类型、来源以及成因方面探讨其特点。
一、甘肃方言“父母”称谓词的类型
(一)“父亲”称谓词的类型
甘肃方言中父亲称谓的面称形式主要有“爹”、“达”、“达达”、“阿达”、“哀达”、“爸”、“爸爸”、“阿爸”等。从读音上看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包含“爹”的词,一类是包含“达”的词,一类是包含“爸”的词。三类里都有以“阿”做词头的形式。
从空间分布来说,甘肃大部分地区称呼“父亲”为“爹”或“达”,少数地区称呼“父亲”为“阿达”,如临夏及周边地区。“爸”类称谓的分布不是很平衡,少数地方可能是传承于古汉语,但是大范围的使用,可以看做是近几十年来受强势普通话的影响而形成的。从语言的角度来说,“爹”类说法多分布在兰州及其周边地区和河西走廊一带的兰银官话中,“达”类说法多分布在以上地区之外的甘肃省中原官话区,“爸”类说法有在全省逐渐扩大的趋势。以“阿”做词头的叫法主要分布在甘肃西南部的临夏和甘南州等地,这类称谓与民族语言的相互影响有关。
除上面所说以外,甘肃方言里称呼父亲也有用“爷”的,但这都存在于方言的熟语里,往往并举或对举,如“爷父”、“爷儿父子”等。
(二)“母亲”称谓词的类型
甘肃方言中的母亲称谓的面称形式主要是“妈”、“妈妈”、“阿妈” 、“娘”、“阿娘”、“阿娜”等。从读音上看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包含“娘”的词,一类是包含“妈”的词,一类是包含“娜”的词。三类里都有以“阿”做词头的形式。
“妈”类称谓主要和“达”类称谓对应,“娘”类称谓主要和“爹”类相对应。“妈”类称谓基本涵盖了整个甘肃地区,“娘”类称谓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娜”类称谓主要分布在临夏一带的回族口音里,称母亲为“阿娜”。以“阿”做词头的叫法,与父亲的叫法相应,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临夏和甘南州等地,与民族语言的相互影响有关,尤以“阿娜”最为明显。
(三)“父母”称谓词的结构特点
甘肃方言中的父母称谓词,从构词法的角度来说,既有单纯词,又有合成词,后者主要由两种方式构成,一种是重叠式,一种是附加式。
“父母”称谓重叠式词有“爸爸”、“达达”、“妈妈”等,这类词主要由单纯词“爸”、“达”和“妈”重叠构成。这种形式的称谓词在表达时带有亲昵色彩。据调查,母亲称谓词中用重叠的情况较少,究其原因可能跟社会的转型有关,比如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型。
“父母”称谓附加式词有“阿达”、“阿爸”、“阿娘”、“阿娜”等。 这些“阿”类的称谓词主要是由“阿+词根”构成。带有“阿”的称谓最早出现在汉魏时期的文献中,如《悲愤诗》:“阿母常仁慈,今何更不慈?”再如《乐府诗集?木兰诗二首》:“阿耶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到了唐宋时期,称母亲为“阿娘”、“阿??”。如《敦煌变文集》卷1 《汉将王陵变》中记载:“阿??何必到如斯,盖是逆儿行事拙。”称父亲为“阿爷”,如《寒山诗》:“ 阿爷恶见伊,阿娘嫌不悦。”到明清时期,“阿”类的称谓词更常见,如清代李观海《歧路灯》:“偎红倚醉阳台下,阿母惊魂几欲飞。”也就是说“阿”类的称谓古已有之,而甘肃地区的“阿”类称谓,一方面可能是继承了古汉语的说法,另一方面由于“阿”类称谓词分布的河州地区多少数民族聚居,可能是长时间以来语言接触和影响的结果。
二、“父母”称谓词探源
(一)“父亲”称谓词探源
关于“爹”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广雅?释亲》:“爹, ,父也。”这里 “爹”和“ ”为异体字。“爹”在《切韵》一系的韵书中有“徒可切”的读音,后又有“陟邪切”的读法。甘肃大部分方言称“父亲”为“达”,实际是“爹”的“徒可切”读音的遗留。“爹”今甘肃方言里读die音的,似为“陟邪切”的读法的遗留,只不过声母还是古舌头音的读法而已。
“哀达”这类称谓比较有特色,主要分布在陇西一带的方言里。关于“达”的来源上文已有交待,不再多述。关于“哀达”中的“哀”,需要做一探析。清代的顾炎武在《酉阳杂笔》有“寻常称父母曰哀爷、哀娘者,又有称哀姐者”的记载。“哀”加在亲属称谓词前的说法,这跟陇西一带称父亲为“哀达”是同一种结构形式。今我国的语言里,亲属称谓词前加前缀的现象比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word完整版)10kV配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 养老院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 VIP
- 【沙利文】全球及中国生物试剂市场独立研究报告.pdf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成果转化合同8篇.docx VIP
- 论刑法中的多次犯罪-法律(法学)专业论文.docx VIP
- 2022浙ST19壁挂式轻便消防水龙及室内消火栓安装.pdf VIP
- 2025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附答案解析.doc VIP
- 《GB/T 20882.3-2021淀粉糖质量要求 第3部分:结晶果糖、固体果葡糖》.pdf
- 高中物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典型例题解析.docx VIP
- 公司员工在职证明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