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临床用药剖析.docVIP

精神疾病临床用药剖析.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疾病临床用药剖析

精神疾病临床用药剖析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精神疾病药物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院精神科600例患者全部用药记录进行调查。 结果 精神疾病药物平均使用剂量均在安全用药剂量范围之内,新型药物的使用频率增加。 结论 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仍是我们追求的最大目标。   [关键词]精神疾病;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97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15-4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psychotic drugs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Medication records of 600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psychiatric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urveyed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Results The average dosage of antipsychotic drugs was used within the safe dosage ranges and the new drugs were used more frequently. Conclusion It is still our final goal to select the suitable drugs for different symptoms, improve curative effect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s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Mental disorders; Antipsychotic drugs; Clinical application   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精神疾病所采用的主要治疗手段[1],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频度(DDDs)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3]。新的抗精神疾病类药物在临床工作中已占主导地位。但是许多新药的不良反应也不断被发现,如何安全、合理地选择治疗药物,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是精神科医师在临床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本院2014年6月入住我院精神科患者共计600例,其中男335例,女265例。年龄20岁以下36人,占6.00%,21~35 岁303人,占 50.50%,36~50 岁 212人,占 35.33%,51 岁以上49人,占8.17%。   1.2 调查工具   入院当天采用调查表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病症诊断(诊断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 版分类,按照大类统计)进行详细记录如表1所示,每日对患者使用的药物品种数、药物通用名和商品名、药物使用情况、临床疗效和ADR等项目进行逐个登记。   1.3 评定方法   采用了WHO推荐的规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4],分别对病例数、用药量等作出分析,利用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dex,DUI)来评定精神科用药的合理性,DDDs为用药频数。计算公式为:DDDs=总消耗量/该药的DDD值,DUI=DDDs/该药的实际总用药天数。DUI1.0,说明该药物使用剂量有滥用的可能;DUI≤1.0,说明该药物使用剂量相对合理。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运用 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分类、排序,并运用 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用药情况   我院精神科用药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我院精神科所用药物的DUI值均小于1.00,说明我院精神科所用药物的剂量是合理的。   2.2 引发ADR药品种类   由表3可知,引发ADR药品种类中抗精神病药的比例最高,而且所占种类和数量也最多,其中利培酮、氟哌啶醇、氯氮平所引发ADR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抗抑郁药。   3 讨论   3.1 抗精神病药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氯氮平、利培酮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临床治疗中占主导地位。其中氯氮平由于其疗效确切,对部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5]。据文献报道新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等对改善病情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6]。ADR报告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高使用频率下所引发的ADR比例很小。而经典型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等使用的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