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手拉坯技艺初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钧窑手拉坯技艺初析

钧窑手拉坯技艺初析   摘要:手拉坯技艺,是钧窑艺术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成型手法,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独特语言。通过钧窑艺人的双手与泥对话,塑造出丰富优美的造型,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关键词:钧窑;手拉坯成型;泥性;窑变   钧窑,一直以窑变神奇绝妙、釉色绚丽多姿为世人称赞。它的出现改变了中国陶瓷生产只有青瓷、黑、白瓷的格局,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从钧釉本质上看,釉色浑厚莹润、色彩艳丽多变、周身遍布的冰裂纹、鱼子纹、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流纹,把釉在高温下的流动痕迹惟妙惟肖的显示出来,构成各种美妙的流纹和斑点,像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观一样,美丽动人。所以有人用“高山霞雾云一朵”、“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诗句来赞美钧瓷的窑变之美。其实,除了钧瓷“窑变”神奇美妙,钧瓷的美还体现在端庄古朴、线条流畅的造型上。而传统钧瓷造型之美又在于独特的手拉坯技艺。因为手拉坯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钧瓷泥料塑性的自由度,使造型富有神韵和内涵,手拉坯成型这一特点,足以保证造型和釉色浑然一体,体现钧瓷的美学价值。   一、传统手拉坯成型的设备及安装   (一)手拉坯成型的设备及用途   1.石轮:常用石灰石制作,用于拉坯时旋转的台盘。   2.轮棍:拉坯时,拨动转盘轮眼,使之旋转。   3.泥铲:拉坯泥料翻打练泥所用。   4.泥台:揉制手拉坯泥料所用。   5.水洗:拉坯时用于润滑泥段用水的工具。   6.架座:摆放拉坯产品木板所需。   7.割线:拉坯时,利用惯性旋转割取作品的工具。   8.刮子:拉坯时,伸撑坯体内形的工具。   (二)手拉坯轮的安装与使用   安装时,先栽置轮轴,后用60cm的匣钵围起轴心,以防止异物进入。轮轴呈90°直角,轮轴顶端的脐窝呈水平状,然后将安装好的石轮抬置轮轴的顶端。   石轮的安装极为严格,尤其是装放轮腿更为重要。因轮腿的摆放是否得当,关联着石轮旋转的惯性及平衡。如果石轮惯性小,台面跳路率高,那么在拉坯时会因石轮的颤抖使坯体变形毁坏。   二、手拉坯成型的掌控与应用   钧瓷手拉坯成型,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成型手法。就是利用转盘的旋转,用双手控制泥料,将轮盘的泥柱变成空心的圆筒,再进行丰富变化的一种成型,这看似简单的成型手法需多年的勤学苦练方能成功。   (一)泥性的理解与揉搓   1.泥性   手拉坯是体验泥料,感觉泥性最直接的方法。泥是钧瓷艺术创作的语言介质,谙熟“泥性”是一个拉坯艺人必须具有的技艺功夫。对泥性的理解,依赖于实践的体会和感悟。   泥是有灵性的,在摔打、搓、揉之间达到人与泥的“合一”。“合一”是人与泥的契合。在制作中,泥是有生命的。陶工应时时刻刻把泥作为朋友,只有用身心去体悟泥性,在体验中去感受泥性,通过对泥性软、硬、粗、细、干湿的生理感触及人与泥之间的经过长时间的接触磨合达到默契,方能在创作时“与泥共舞”,因势利导;只有掌握了泥性的软、硬、干、湿特性,泥才能在人手指间被训服,才能拉出理想的造型。   2.揉泥   手拉坯成型之前,黏土需要先调整成均匀而又易成型的状态,同时,将泥土内含的空气都排出去。黏土硬度不均的原因是黏土各部分所含水分不均匀,用这种黏土制作钧瓷,器物必定会在干燥过程中因黏土的水分不均匀而产生各部分的不均衡收缩,以致成品形状变形或开裂。同时,黏土中所含空气也会使器物在烧制过程中爆裂。   揉泥时,右手略施力,顶住左手所施于泥土的力量,使底部泥土的轴心保持平衡,也就是要使泥团的上部保持一定的分量,不让底部的土上挤变大,导致整个轴心的变动。   其次,在手施力抵着左手所推进泥土时,左手往右手方向的上方移动使黏土一端被拉起,等到完全拉起时,右手稍微向上移动,可顺势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下,并用左手强力的那端再向下压,犹如练太极拳一般。而后双后放在泥土上,用近手根的地方挤压,将身体重量放在腕上,手不仅要往下压,也要向斜前方滑动按压。   接下来将泥反复揉成菊花状,使黏土中的气泡完全揉出,左手一点点向黏土的下方移动,减少力度,右手顺势回卷,增大幅度。最后,揉好的泥块用割线割开,以检查揉泥的质量。   3.钧窑手拉坯成型流程   手拉坯成型是拉坯者通过双手与泥土进行对话,在运动中赋予泥土筋骨,使泥土成为主体中空的形体,又赋予泥土“精、气、神”,塑造出丰富优美的钧瓷器形。其操作步骤如下:   (1)将陶泥揉好后放置一旁待用,启动轮车,然后把泥甩入轮盘中心,以手壁支撑在双腿上,将泥料自下而上拉升成圆柱形,并使泥料在中轴上定稳,不晃动。   (2)再把柱状泥团下压,其目的在于使泥料干湿充分均匀,便于拉坯成型。   (3)把泥料拉塑成口部略向内窝的泥柱,将手插入泥柱中心,由下至上,由内到外,慢慢推压扩大,使泥料成为空的圆筒状,同时注意器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