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经济思想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弃疾经济思想剖析

辛弃疾经济思想剖析   摘 要:辛弃疾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屯田思想:重在安民,对归化军民的安抚,建立抗金根据地。二、富国思想:富国的方法,在节流、惜费;在宽民力,藏富于民。三、货币思想:重视会子,使钱会无别;同时扩大会子的使用范围。使会子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化解会子危机。辛弃疾的经济思想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辛弃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与政治上面,而对其经济思想的研究则往往被大家所忽视。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对其经济思想做一探究。   关键词:辛弃疾;经济思想;屯田;货币思想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055-02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市)人。他是南宋伟大的词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曾先后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安抚使等官职。他非常关心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南宋政府面临的严重社会经济问题,先后上书《美芹十论》、《九议》、《论行用会子疏》,提出自己的解决策略。其经济思想也在这一时期,不断发展、趋于成熟。   一、屯田思想   辛弃疾的屯田思想主要见于《美芹十论》中的《屯田》篇。《美芹十论》写于乾道元年(1165)[1],其写作主旨,“《美芹十论》虽是分为十个篇目撰写的,实际上却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议题,即如何才能在战争中争取到主动地位,才能够战胜攻取,完成恢复失地的大业”。[2]在《美芹十论》中其中有一篇讲屯田,可见作者认为屯田是御敌的必备要略之一。中国的屯田之法,由来已久,其收效十分显著,作为一名政治家,辛弃疾当然也不会忽视屯田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他指出当时屯田的弊病“利未十百而害已千万矣,名曰屯田,其实重费以敛怨”[3](本章节引文没有特别指出,均来自《屯田》)。他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耕作者选用不当。这些人多为“市井无赖小人,惟其懒而不事事,而迫于饥寒,故其捐躯于军伍,以就衣食而苟闲纵”。 这些人,遇战事承担进攻和守备的任务,平日里参与耕作生产。常常抱怨“吾能耕以食,岂不能从富民租佃以为生,而轻失身于?戮?上能驱我于万死,岂不能捐谷帛以养我,而重役我以辛勤?”。耕作者带着这种不满情绪,其生产积极性一定是不高的,生产效率也就很低了。最终的结果就是“卤莽灭裂,徒费粮种,只见有害,未闻获利”。另方面,管理者选用不当。管理之吏未尽其责,多“苟且而应故事”。   其次,面对上述问题他给出自己的解决之道,“籍归正军民,厘为保伍,择归正不厘务官,擢为长贰,使之专董其事”。同时国家将自己掌握的闲田,给予归正之人。具体办法就是“归正之人,家给百亩,而分为二等;为之兵者,田之所收,尽以予之;为之民者,十分税一,则以为凶荒赈济之储”。其他的给予归正军民的房子、器具和粮种的办法,同以前屯田士兵一样。来自归正人中的长贰,平日里主要任务是劝农生产,战时则领兵出战。针对有人担心,“归正之人常怀异心,群而聚之,虑复生变”。辛弃疾认为这种担忧没有必要,因为归正之军民,“人有常产而上无重敛,彼何苦叛去以甘虏人横暴之诛求哉?”。同时调发江南诸州郡的士兵到两淮屯驻与归正军民共同耕种,以代替御前诸军实行屯田。通过以上的措施,最终实现,“内以节冗食之费,外以省转响之劳,以销桀骜之变”。同时,这种措施也解决了归正军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发展。   最后,作者的“屯田”与古人的“屯田”不同之处。屯田的方法,由来已久。其历来受统治者青睐的主要原因是此法可以解决军粮供应不足的问题,同时不会给统治者带来额外的负担。辛弃疾的屯田,也有解决军粮供应的一面,但更重要的则在于对归正军民的安抚。将归正的军民转化为,有自己固定的土地资产(每家100亩),平日安心生产,战时为国御敌。在两淮地区建立坚固的抗金根据地,在这种条件下的归正军民,多少带有自耕农的性质。可见他眼中的屯田主要是为了安抚归正军民,建立巩固的抗金据点,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屯田,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军队军粮供应不足的问题。但辛弃疾的屯田方法,连同他的《美芹十论》进呈朝廷后,如石沉大海,并未得到朝廷的理睬。   二、富国思想   辛弃疾的富国思想主要见于《九议》其七。他认为“富国之术,民无余力,官无余利矣,国不得而富也”[4](本章节引文,如没有特别说明均来自《九议》)。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惜费,“富国之术,不在乎聚敛而在乎惜费”。但是朝廷却将大把大的钱浪费在一些以恢复为名义的一系列举措上,这些举措“于恢复之功非有万分一也,非有恢复之万一而费之,则费为可惜矣。”他认为如果把这些浪费的巨额资金集中起来,以三年为期,“当战之岁,岁币可绝也,郊祀可展也,如是而得三千万缗矣。今帑藏之储又仅二千万,合五千万缗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