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考察超微粉碎过程对细辛挥发油的影响元
2011 第十三卷 第一期 Vol.13 No.1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考察超微粉碎过程
对细辛挥发油的影响元
阴 盈 王玉蓉元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 100102 )
杨玉芬 盖国胜 (清华大学材料工程与科学系 北京 100084 )
: 。方
要 目的:通过确定细辛超微粉体制备工艺,探讨了粉碎过程对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采用毛细管
法 以细辛粉末粒径分布D90 及 D50 值为指标,初步筛选 细辛超微粉碎工艺最佳时间
气相色谱法测定细辛细粉和不同粒径超微粉中甲基丁香酚及黄樟醚的含量。采用红外光谱法观测
超微粉碎前后细辛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振动磨粉碎可实现细辛药材的细胞破壁;于低温下粉碎
未造成细辛中挥发性成分的损失,振动粉碎 6min 时甲基丁香酚含量最高,振动粉碎 12min 时黄樟
醚含量最高,细辛经超微粉碎后其成分未发生变化。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超微粉碎工艺适用于细
辛粉末的制备。
关键词:细辛 超微粉碎 挥发油 甲基丁香酚 黄樟醚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红外光谱法
doi: 10.3969/j .issn.1674-3849.2011.01.019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 超微粉碎是近几 来发 非常迅速的一项高
辛的根及根茎。辛,温。归心、肺、肾经。具有祛风 技术,应用这项技术可将固体物质粉碎到微米
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之功效[1] 。中医临床常用 甚至纳米级。超微粉末具有一般颗粒所 具有的
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 一些特殊的理化性质,如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
饮喘咳等症。细辛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其中 吸附性、化学反应活性等[3]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又
甲基丁香酚有麻醉和镇痛作用,黄樟醚为广谱抗 称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或中药细胞破壁技术。
霉菌成分但有较大毒副作用,两者存在于细辛属 中药进行超微粉碎后,可实现药材细胞破壁。当细
的31 种植物中,被认为是细辛属植物挥发油的特 胞破壁后其细胞内有效成分暴露出来后,起效速
[ 2] 鉴于 [ 4]
征成分,可作为药材细辛的品质评价指标 。 度快,且药效可大幅度提高 。中药超微粉具有节
细辛含挥发油,一般采用双提法但大生产 易保 省药材、提高药效、质量可控等优点,研究超微粉
留挥发油,因此本研究选 细辛为研究对象,进行 碎技术的适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比较公认
[ 5]
超微粉碎技术的适用性研究。 的中药超微粉的粒径范围是 0.1 耀75滋m 。本实验
拟通过测定细辛超微粉中甲基丁香酚及黄樟醚的
收稿日期:2010-05-12
修回日期:2011-02-12
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0807054 ):赤芍、马钱子等40 种中药粉体标准的研究,负责人:蔡光先。
: ,
元元 通讯作者 王玉蓉,教授,博生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制剂与新剂型创制 E-mail:yur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低钠血症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初中语文通用版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公式化模板 + 完整版提分攻略).docx VIP
- 期刊合作办刊协议书.docx VIP
- 驭胜s350维修手册及电路图n351整车电路图全.pdf VIP
- 混凝土热工计算软件.xls VIP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docx VIP
- 八 观察物体(二)(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2025版.pdf
- 七上语文常考必背重点知识梳理总结(答案版)【2024新版】.pdf VIP
- 最全面总工会招聘考试工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docx
- 2020年总工会招聘考试工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