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守法伦理意蕴.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民守法伦理意蕴

公民守法伦理意蕴   [收稿日期]2007-04-19   [作者简介]时统君(1971―), 男,江苏东海人。医学法学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法律伦理与医学伦理。      [摘 要]社会主义良法体系在社会生活中的有效实现是建立法治国家的重要价值目标,而良法体系为广大公民普遍自觉的遵守则是法的实现的最高价值取向。因此,公民守法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重要基点之一,而公民严格恪守法律义务和积极主张法定权利既是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公民守法伦理的两大重要原则。   [关键词]应然;实然;权利;义务;法治国家   [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7)03-0093-02      判断一个社会法治化水平的高低,不是看这个社会法律法规数量的多少,主要是看这个社会的法律法规为广大公民所普遍认同和遵守的程度如何。当代中国正在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良法体系在社会生活中的有效实现是建立法治国家的重要价值旨归。因之,从守法伦理的角度探讨公民守法的社会价值和遵循的伦理原则既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又是法律伦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社会主义良法从应然到实然的转化是公民守法的社会价值      就一般意义而言,法律是人造物,是人类在自身的社会活动、社会交往的特定阶段“发明”出来的调整社会生活的工具。“法本身并不具有终极目的性,调整社会生活,使其处于某种适合人类需要的状态,这才是法的目的。”〔1〕法律正是通过对社会和个人行为的特殊规定来表征其价值的。“任何法律,不管其是否符合道德以及道德性的程度如何,都具有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导向功能,这是法律所具有的一般价值。”〔2〕法律不具有这种价值,恰如无源之水、无根之禾,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依据。法律关于社会生活不仅具有一般的价值,而且不同的法律又显示出各自特殊的价值追求。奴隶制法的根本价值在于保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特别是对奴隶的完全占有;封建社会法律的价值在于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宗法社会结构和封建的等级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契约自由的肯定。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所创制的法律则应具有更高层次的价值:〔2〕第一,它符合并能推进社会正义的实现,这主要是由社会主义法律所具有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所决定的;第二,能保证公民享有应得的自由,使其免受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干涉及强制;第三,能保障人们应有权利的实现;第四,有利于和谐社会秩序的确立。正是社会主义法律所蕴涵的这一系列的价值因子,使社会主义法得以成为良法,能够得到广大公民理性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其获得了实现自身价值所需要的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   然而,作为以特定的程序和特殊的机制来保障其实施的各种法律,与人类所追求的某种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并非呈简单的契合关系。也就是说,各种法律“都仅仅是通过立法活动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社会理想和价值偏好”的一种应然价值,其本身并不是一种客观化了的实然价值。“事实上,任何社会都客观地存在着法律的应然价值和实然价值相分离的事实。”〔3〕譬如正义是人类所孜孜以求的一种崇高价值,法律正因为被奉为正义的守护神而受人顶礼膜拜,在人类法制史上,不论何种法律都对其合正义性赋予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正观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阶级的公平观则要求废除被宣布为不公平的法律制度……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是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4〕结果,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在“正义法律”面前流血甚或牺牲也就不足为怪了。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尽管广大人民具有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但作为公民,他们在法律面前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事件也屡有发生。近几年发生在农民工身上的一系列歧视性事件即是现实表征。实践表明,即使立法者通过法的创制将正义原则合乎规律地汇融于各项法律条款中,但并不等于一定能转化为事实正义,法律的应有价值要转化为实有价值需要有一个具体的甚至是艰难的转化过程。因此,历代的统治者都为法律的实现费尽心机,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法学家们也无不苦苦找寻法律的应然价值转化为实然价值的有效途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人类法律思想史,如果抽取了其中人们对于法律实现的艰辛探索和不懈追求,它就不可能如此丰满和绚丽多彩。   法的应然价值向实然价值的转化只有伴随法律的实现才成为可能。根据法律规范是否需要国家干预才能实现为标准,法的实现表现为法的遵守和法的适用的有机统一,二者之于社会关系的调整方式如下图:      从图中看出,公民对法的遵守表现为义务的履行、禁令的遵守和权利的享用,这三种形式分别将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转化为现实;而法的适用是与法的调整性规范的实现相联系的,具体表现为司法和执法的实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