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无咎荣氏在汉企业最后一任经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厉无咎荣氏在汉企业最后一任经理

厉无咎荣氏在汉企业最后一任经理   汉口申新第四纺织厂(简称申四)和福新第五面粉厂(简称福五),系一代大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集资创办的企业,是荣氏企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这两个厂始终由荣德生长婿李国伟主持,作为李国伟的得力助手和荣氏在汉企业最后一任经理,厉无咎为其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怀才不遇走南洋      厉无咎(1906~1993年),字健行,江苏无锡人,1925年毕业于无锡荣氏私立公益工商中学,这所学校是荣德生为充实荣氏企业管理人员,于1919年拨资兴办的一所有工、商两科的专科学校。厉无咎学的是商科,他以第一名的优良成绩毕业后被派往上海茂、福、申新总公司会计科工作。他的上司财务主任许叔娱对下属严厉苛刻,无视这位高才生,到年终厉无咎既未加薪,也未提升。厉无咎是一个很有志向的青年人,眼看在总公司当练习生无前途,便想去英国半工半读学纺织。   1926年,厉无咎主动辞职,离开总公司前往新加坡,在一所华侨小学当老师,想先学好英语,积累川资再去英国半工半读。他当了两年老师,很有成绩,被校董事会提升为校长,这引起一位同事的妒嫉和不满。这人托人从上海打电报给厉无咎,谎称“母病速回”。厉信以为真,匆匆回国返家,见母安然无恙,始知上当受骗。经家人劝说后未再去南洋。      应李国伟聘请到汉口申四工作      厉无咎回国后,即由同学孙翔风介绍任无锡民众教育馆总务主任兼《国民导报》主笔。1931年春,厉接中学同学龚培卿、张之光的信,并附有李国伟的聘书一份,邀请厉去汉口申新第四纺织厂担任会计之职。   此前,申四经理李国伟深感申四生产管理方法陈旧,去日本考察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回国后,对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命令龚培卿在全厂范围内改用西式会计制度。龚感到人手不够,乃推荐厉无咎前去协助。厉协助龚建立了必要的统计报表、核算生产成本等制度,使企业资产、成本、盈亏有了比较可靠的数据。   1931年夏,长江流域大雨成灾,江水泛滥,汉口市区已成泽国。申四、福五两厂地处汉水之滨,也有被水淹的危险,全厂惶惶不安,不知所措。一天,厉无咎因事去纺纱车间,见工程师萧松立等为预防江水浸入车间,正督促工人将主要机器吊在天轴上。厉想这办法不妥,即书面向李国伟建议,利用面粉厂备有的大量麻袋和自备的几艘驳船,到对岸汉阳赫山挖土,环绕两厂周围筑堤,并将附近的张公堤和沿河堤加高,以保证两厂不被洪水入侵。李国伟采纳了这一建议,动员大部分职工由厉无咎带头,日夜到赫山取土,在两厂周围筑起堤防。8月中旬,汉水暴涨,洪水冲至厂区时即为新筑堤防阻挡。经过一个多月与洪水的搏斗,用去麻袋10余万条,细麦(下脚麦)2万余包,费用10余万元,保住了两厂安全生产。从此,厉无咎受到李国伟赏识。   1933年3月29日,申四例假停电,工人点烛照明检修机器不慎引起大火,损失惨重,申四因此破产,除留一小部分人员办理善后外,其他职工被解散。厉无咎被保留厂籍,派去汉口宝隆洋行清理账目。   李国伟因申四火灾破产,对荣氏愧疚在心,提出了“死中求生,出奇制胜”的重建复厂计划。在荣氏兄弟大力支持下,重建厂房,订购新纱机、发电机,修复烬余纱机,增设整染色布工场,使申四成为一个具有纺、织、染整的全能企业,于1935年全面投入生产,并开始获得盈利。1936年,李国伟决定在重庆设置纱布批销处,派厉无咎前去担任会计工作,并嘱咐其要掌握销售职权和调查市场情况。厉到重庆后,专程前往川西、川北一带调查,顺便在川中各地深入了解市场情况,并听取用户意见,随时写成书面报告提供李国伟参考。      内迁重庆建厂立功      1938年,侵华日军相继占领南京、徐州,武汉危在旦夕。李国伟为了挽救民族工业不被日寇破坏利用,打算将两厂机器拆迁川、陕后方。李国伟偕内弟荣一心到四川,由厉无咎陪同视察了重庆、成都等地,并嘱咐厉无咎在重庆寻觅建厂基地。但由于上海股东和荣氏的反对,只拆迁纱机1万锭,布机100台和500包面粉机一组,千辛万苦将机器运到重庆后,上海方面又指示不准动用,不准使用申福新牌号。鉴于当时长江航运已无法通行,不得不将机器由铁路运往宝鸡。   厉无咎眼看重庆市场纱布缺乏紧俏,运到的机器又不能生产,非常着急,经与章剑慧商议,决定在重庆南岸猫背沱厂基上建筑简易厂房,安装机器。然后又到同事和亲友中筹集资金,再向银行贷款20万元,并商请经济部工矿调整处暂借8万元,组成庆新实业公司。章剑慧自任厂长,黄亦清为副厂长,蒋叔澄为工程师,厉无咎为营业主任,章映芬为总务主任,龚培卿为财务科长,华煜卿为材料科长,这批原汉口申新四厂的干将有了用武之地。从建厂到开工生产,仅6个月的时间,就于1939年1月12日出纱开始营业了,这是迁川工厂中最先开工生产的一个。从此,四川省才有机制棉纱,结束了依靠土纱、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