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离开中国制造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生活历险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
内容简介:
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人萨拉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与此同时,家里的DVD、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面对此情此景,她不禁想到: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生存下去?全球化时代真的已经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吗?
于是萨拉突发奇想,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从而诞生了《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本书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这场有趣却又充满挫折的真实冒险。在庞大的全球经济中,小人物的琐碎生活充满了一个个发人深省、乐趣十足的片段:4岁的儿子不得不拥有标价68美元的意大利鞋;厨房的抽屉坏了,可找不到工具修理;老鼠肆虐,是该选人道的中国制捕鼠器还是非人道的美国制捕鼠器?而购买诸如生日蜡烛这种普通物件竟成了折磨人的头痛事;要是家用电器坏了,更能引发小小的危机。在这一年中,作者不得不管好想造反的老公,让喜欢玩具的儿子屡屡失望,同时却又无法完全拒绝中国制造。最终,在2006年的元旦,萨拉全家很高兴能与中国制造重修旧好。
该书作者萨拉?邦吉奥尼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记者,过去十年效力于加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日报及地区性商业出版物,主攻国际贸易及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邦吉奥尼的报道文章,曾获全国和地区大奖。2002年,她参与撰写了外来移民对路易斯安那经济影响的系列报道,获美国商业编辑和作者协会最佳商业报道奖。
作者根据自身的亲身经历,在《基督科学箴言报》上发表文章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文章引起世界的巨大反响,从而促成了同名著作。
书摘:
别了,吾爱
在一个阴沉的星期一,我们把中国从家里请了出去。那时,圣诞节刚过两天,孩子们在楼上酣睡。当然,我说的中国,不是地球对面那个国家,而是所有标着中国制造的塑料制品、棉制品和金属制品。已经有的中国,我们留着,但我们打算再也不往家里添置新的了。
这倒不是中国的错。它用无数廉价玩具、器皿和鞋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欢声笑语。我有时候也担心美国流失的工作岗位,可在我家,价格便宜就是无上的美德。中国产品,让我们无力抵挡。但在这个阴沉的下午,我坐在沙发上,环顾节日后乱得一塌糊涂的家,后背猛然冒出一股不安的凉意来。照理说早就该注意到,可我直到此刻才发现?D?D中国占领着我的家!
中国,在DVD播放机上散发着幽蓝的辉光;中国,在客厅一角圣诞树上垂下的灯泡和玻璃球上闪闪发亮。中国,在我脚下的条纹袜子上蹭得我脚痒痒。中国,躺在门口那一堆脏鞋上,透过红发洋娃娃的刺绣眼睛,打量着周围的世界,还用中国造的咀嚼玩具,逗弄着我家的狗。中国,从钢琴上摆放的台灯洒下一轮黄色的光晕。
我赶紧从沙发上起身,清点起圣诞节礼物来,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中国、非中国。清点结果:中国,25;非中国,14。我想,儿童特别节目真该更新一下地理知识了。圣诞老人的小矮人们并不是在冰雪覆盖的北极作坊里干活,而是在远离咱家乡海岸至少7 000英里的工厂里工作。圣诞节,孩子们一年到头盼星星盼月亮般盼来的一天,原来竟是个中国节?D?D要是你不算去教堂,或者看电视转播教皇做午夜大弥撒的那个钟头的话。如此细细琢磨一番,事情似乎已经失控了?D?D突然之间,我想把中国给请出去。
想要彻底驱逐中国,为时已晚。要是把我们已经抬进家门的中国制造全扔了,我家也就差不多空了--就跟院子里那棵垂死柠檬树的干枯枝条一样,只有零零落落几片叶子。不光如此,丈夫凯文铁定会杀了我,他是个很包容的男人,但也有底线。但我们还不是中国巨轮上的螺丝钉,至少现在还不是。我们可以不再往家里添置中国造。我们可以摆摆手说,不用了,谢谢你,家里的已经够多了。
鞋子问题
有些时候,惊慌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反应,正如此时此刻,在我家的客厅,我们发现维斯的鞋子小得穿不下了?D?D除非他变成一棵专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肉桩子,从此动也不动,偶尔叫人给他端杯热巧克力喝喝。眼下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去买双新运动鞋,而我又恰好知道,当今时代的儿童运动鞋,基本上全是中国来的。这一点,镇定的凯文并不知情。
下午过得窝囊透顶。我逛了一家童鞋连锁店,两家死一般寂静的百货商店的鞋帽部,一家折扣鞋店,那儿九元一双的鞋子都快堆上天花板了。我看了至少50双男童鞋,统统中国造,包括怪物史莱克风格的鞋,脚底上有闪光灯的鞋--要是维斯能穿上这样的鞋子,肯定会乐开花。在这么多地方,我只看到一双例外的鞋,一双印度尼西亚产的网球鞋,可惜店里又没有适合维斯穿的尺码。等意识到自己走到哪儿看的都是同样的中国鞋,我放弃了。
回家的路上,我路过一家高档商店,很多年以前我曾在那儿给维斯买过一双鞋。经营那地方的女士,刚一看到我们,就露出一副诧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