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文学概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十三章 散曲的进展 1.常伦 2.王磐 3.王阳明 第五十四章批评文学的进展 批评文学的进展 书P565-569 第五十五章 拟古运动 1.李梦阳2何景明3.徐祯卿 4拟古运动 明朝“前后七子”倡导的文学运动。“前七子”指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以李、何为首,活动在弘治、正德年间。 “后七子”指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以李、王为首。活动在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前后七子”不满于台阁体,也不满于当时流行的八股文、“理气诗”,企图以“复古”振衰救弊,改变当时的文风。他们共同的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主张从模拟入手。“前七子”的“复古”旗帜一树,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后七子”又继续沿着“前七子”的路线前进,把这一运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但是,他们倡导的“复古”仅仅是从格调、法度等形式方面学古,实质上是以拟古为复古,谈不上什么革新创造,因而“前后七子”这一持续百年的文学运动只能称之为“拟古运动”。他们的大部分诗文创作就是“拟古”的产物。“后七子”中的李攀龙在拟古方面走得更远,“其为诗务以声调性,所拟乐府,或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明史李攀龙传》)。“前后七子”的拟古运动,就其反对“台阁体”和八股文、“理气诗”来说,是有一定的功绩的;就其理论的核心和创作的主要倾向来看,对后世的影响是消极的。“前后七子”也有一些反映时事、抒写性情的作品,能够摆脱模拟,有一定价值 第五十六章 近代文学鸟瞰 1.近代文学特点 近代文学区别于传统封建文学有以下的特点:① 文学的政治性、战斗性,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加强和显著了。进步作家和作品,继承了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的内外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平等而斗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这个时期文学突出的思想内容。从龚自珍、魏源到“南社”诗人们的文学创作活动,密切与现实政治联系,成为日益明显的历史潮流,反映近代文学发展的新方向。 ② 文学的题材和内容,文学反映现实的领域空前地扩大了。这在各种文学形式中莫不皆然,特别是诗,尤为突出。它几乎无所不包地反映了新世界、新思想、新事物,表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意境。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的诗都表明了这一点。 ③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展。龚自珍首先突破清中叶以来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统治,成为近代早期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许多散文和一部分律诗绝句,也表现了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后来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许多作家,都进一步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特别是现实主义成为文学界自觉的创作运动。林昌□、陈应昌、贝青乔、黄遵宪等人的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特色。 ④ 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民主革命的宣传的需要,出现了文学团体和文学刊物,它们起着前所未有的组织、教育与鼓舞群众的作用。文学的社会作用扩大了,它不再只是案头窗下少数人所用的工具,而是群众的读物。因此,人们自然地改变了对文学的旧观点,产生了对文学的新估价,这是近代文学发展的一个新变化,这个变化从晚清到民初新文化运动才特别显著。 ⑤ 随着题材和内容的扩大,文学的形式、语言乃至风格特征也有了新的变化,一般趋向通俗化。龚自珍大量绝句诗,多采“古绝”体,打破清中叶以来诗歌重格律的束缚,以及后来黄遵宪、梁启超对诗风的改变,提倡诗与音乐结合,使得诗能歌唱,是走向通俗化最有代表性的表现。晚清资产阶级由于开通民智的需要,在文学各方面更自觉地致力于这一点,使文学更有效地为政治服务。 ⑥ 由于近代社会迅速的变化以及作家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局限,文学发展呈现复杂景象和过渡状态。进步作家的进步性往往表现不彻底,并有前后期的不同。传统派作家也不能避免时代潮流的影响,产生某些可取的作品。新旧派作家都有内容和形式矛盾的作品。新旧派有对立的一面,也有联系的一面。新派对旧形式、旧风格突不破,缺乏艺术上彻底革新的自觉的努力。 2.近代文学的分期 A1522-1592 嘉靖元年 至万历二十年 B 1593-1735 万历二十一年至清雍正末 C 1736-1842 乾隆元年 至道光二十一年 D 1842-1918道光二十二年 到民国七年(1911年是民国元年) 第五十七章 昆腔 1.昆腔 昆腔 即 昆曲 。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

文档评论(0)

花好月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