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代上中国面孔
《时代》上的中国面孔
吴佩孚成为《时代》周刊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开端,从此,一本美国杂志与中国20世纪历史之间的故事铺展开来。只不过,《时代》对中国的叙述,永远是基于西方人自己的语言,而它呈现在西方读者面前的那个中国,也终究只是自己梦想中的中国。
1923年,亨利?卢斯创办了《时代》周刊,作为一本以近期热点新闻为主的新型杂志,《时代》的封面独树一帜:封面上一个大大的红色方框,红框里是近期热点人物的肖像画或者照片。这一固定的版式一直沿袭至今,成为《时代》最引以为豪的历史。
令世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居然是吴佩孚。
1924年9月8日,《时代》的视角转向了中国,它没有选择南方的孙中山,东北的张作霖,也忽略了民国总统曹锟,而是将吴佩孚的照片登上了杂志封面。照片上的吴佩孚身着戎装,脸微微朝左,两眼炯炯凝望前方,看上去踌躇满志。照片下面有两行说明文字:“GENERAL WU”(吴将军)。“Biggest man inChina”(中国最强者)。
其时,吴佩孚的威名正处于巅峰。他所控制的直系势力,北至山海关,南到上海,影响着大半个中国。他还有着迥异于其他军阀的魅力:清廉为政、作风民主、视华盛顿为人生楷模,这自然博得了美国人的好感,期待他成为统一中国的救世主。然而遗憾的是,一个品行端正的军人,并不一定能当统一中国的大任,在《时代》封面上出现还不到一个月。吴佩孚就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败北,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所有的好奇都成了同情
从1924年吴佩孚第一次出现,在以后的80多年里,陆续成为封面人物的有: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汪精卫、溥仪、宋美龄、宋子文、陈立夫、陈诚、吴国桢、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罗瑞卿、陈毅、林彪、江青、邓小平等。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0年,《时代》封面上出现的中国人物约为50多人次。
当无法理解发生在中国的事情时,美国人就习惯从自己的经验体系中找到对应物,以此进行解释。于是,在1930年5月19日以阎锡山为封面的那期《时代》里。相关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佛蒙特人和弗吉尼亚人彼此总是不能友好相处。在中国,高个子、魁梧、慢条斯理但却固执的北方人总是看不起瘦小、机敏而圆滑的南方人,反过来,南方人也看不起他们。”这期杂志的新闻背景是中原大战,交战双方分别是北方的冯玉祥、阎锡山和南方的蒋介石、宋子文。为了证实所谓南北性格之别与此次大战的关系,《时代》特地把出生于山西的阎锡山和出生于浙江的蒋介石的经历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两个人都是好人,阎是一个中国的佛蒙特人,蒋则是一个中国的弗吉尼亚人’。
1934年3月5日和1936年2月24日,溥仪两次登上《时代》封面。在1934年3月5日那期《时代》的封面文章里,作者写道:“骑自行车是他的爱好之一。作为一个日本的傀儡,他不敢在无人警卫下走出皇宫,于是他只好在花园里转来转去,练习车技。”对于溥仪,美国人始终存有几分怜悯。就像费正清说的。所有的好奇最终成了同情。可是当时的溥仪却没有这样认为。也许他还没有意识到他早已经无可避免地成为中国人的一分子,而不单单是一个满族人。所以,在他的眼中,没有“汉奸”这个概念,因为他认为他是一个满人,根本与“汉”无关。
1935年3月18日。国民政府主管外交事务的汪精卫登上了《时代》封面。在日本入侵迹象越来越明显的时刻。汪精卫力主和谈。于是在这期《时代》的封面文童中,汪精卫被形象地比喻为“鲸须”。北极的爱斯基摩人经常用小小的鲸须来猎杀凶猛的北极熊。他们将鲸须卷曲后放入鲸油中冻成小丸子,当北极熊吃下这些特意放在路边的可口食物后,鲸油在胃中融化,卷曲的鲸须就会猛地撑开。尖尖的刺顿时刺穿了北极熊的内脏。1935年的汪精卫就像那根鲸须,他弯了再弯,蜷成一团,可是直到他死,鲸油也没有化开,北极熊依旧张牙舞爪。美国人,中国人,都没有再等到他猛地撑开的那一天。 “蒋宋”情结
1932年,卢斯在南京与蒋介石进行了短暂的会晤。蒋介石给卢斯留下了良好印象。蒋的反共、蒋在结婚之后皈依基督教的身份。蒋所依靠的以宋氏家族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势力,以及蒋虽然皈依了基督教却仍然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做法……全都赢得了卢斯的好感。在卢斯的心目中。蒋介石被视为美国在远东的希望,是使中国实现资本主义而又不破坏传统文化的第―人。
在卢斯看来,蒋介石只是可敬,而宋美龄则是既可敬又可爱。因为蒋夫人是一个具有美国心灵的上帝天使,她把基督教与民主的美国精神带到了中国,是她感化了中国领袖蒋介石,使他皈依了基督教,并让自己的丈夫带领亿万中国民众走出异教的黑暗,进入主的光明。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姻,在中国的意义是蒋宋两大家族的结合,在卢斯那里的意义则是:基督教、美式民主与中国的结合。
从此。蒋介石成为卢斯力捧的明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