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地质灾害敏感性分析-第四纪研究.PDF

中巴经济走廊地质灾害敏感性分析-第四纪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巴经济走廊地质灾害敏感性分析-第四纪研究

第 38卷 第 6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38, No.6  2018年 11月 QUATERNARY SCIENCES November,2018 - 裴艳茜,邱海军,胡胜,等.中巴经济走廊地质灾害敏感性分析[J].第四纪研究,2018,38(6):1369 1383. PeiYanqian,QiuHaijun,HuSheng,etal.SusceptibilityanalysisofgeohazardsinChinaPakistanEconomicCorridor[J].QuaternarySciences,2018, - 38(6):1369 1383. - - - doi:10.11928/j.issn.10017410.2018.06.05 文章编号2018 中巴经济走廊地质灾害敏感性分析 1,2 1,2,3 1,2,3 4 裴艳茜 ,邱海军 ,胡胜 ,邹强 , 1,2 1,2 1 杨冬冬 ,张焱 ,曹明明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2.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127;3.西北大学地表系统与灾 害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27;4.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对中巴经济走廊地质灾害进行敏感性分析与区划,可为中巴 经济走廊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基于此,文章选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地震密度、多年平均降雨量、距 断裂带的距离、地层岩性、距河流的距离和距公路的距离等 9个指标,采用加权信息量模型和证据权法,综合分 析中巴经济走廊地质灾害敏感性。并运用 ROC曲线验证对比两种模型分析的敏感性结果,选取精度较高的模型 分析的地质灾害敏感性进行研究区区划,最后对区划结果进行相关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巴经济走廊容易诱 发地质灾害的条件为:高程在2660~3470m之间,坡度为 29°~35°,地形起伏度在45~70m之间,地震密度在2~ 2 2 4个/10km 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在430~530mm之间,距断裂带距离小于5km,地层岩性为软岩和极软岩,距 河流距离小于2km,距公路距离小于2km。2)基于加权信息量模型和证据权法分析的中巴经济走廊地质灾害敏 感性精度分别为0821和0795,表明本研究选取的地质灾害敏感性分析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运用加权 信息量模型分析的敏感性更符合实际情况。因此,运用加权信息量模型分析的结果进行研究区地质灾害敏感性 区划。3)研究区地质灾害不敏感区、低敏感区、中等敏感区、高度敏感区和极高敏感区所 占面积比分别为 263%、231%、216%、188%和 102%,以中、低敏感性为主;且敏感性呈现出南低北高的空间分布特征。 4)运用实地调研的地质灾害点对本文区划的中巴经济走廊地质灾害敏感性结果验证,表明区划的结果具有一定 的科学、可信性,可以为中巴经济走廊重大工程建设、交通线路选线、城市规划、资源开发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地质灾害;敏感性;加权信息量模型;证据权法;中巴经济走廊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学、准确地分析该区域地质灾害敏感性已成为中巴 0 引言 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随着 中 巴 经 济 走 廊 (C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