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产业―政府关系与创新模式变革.doc

大学―产业―政府关系与创新模式变革.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产业―政府关系与创新模式变革

大学―产业―政府关系与创新模式变革   摘要:在知识成为资本的条件下,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创新的机制发生改变。传统的单向线性创新已经演变为互动的、非线性创新,而区域创新的绩效越来越取决于区域内大学、产业与政府间的互动程度及知识在各机构之间的流动和扩散,大学则逐渐成为区域创新的组织者和核心。大学、产业与政府的新型关系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是至为关键的,对推进我国自主创新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产业―政府关系;创新机制;三螺旋;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7)10―0055―05      一、创新理论与创新机制的演化      在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看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由创新推动的演化过程。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破坏”,是对现存资源的新组合,这种资源的组合需要企业家,也需要组织的参与。因此,创新不仅仅在单个企业内发生,还需要企业间的合作,这样资源才能自由地流动和不断重新组合。作为当代新熊彼特学派的代表人物,Nelson和Winter(1982)在吸取了熊彼特演化方法的基础上,继承了西蒙有限理性基础上的人类行为和组织行为理论,对企业层面的创新机制做出了新的解释。他们认为,个人以独特的组织结构形成企业,由于存在着有限理性和知识的分散性,企业是按“惯例”(IDU.tine)行事的。若现行惯例能带来满意的利润,企业便不会改变现行惯例;反之,企业就会进行“搜寻”,调整现行惯例。创新活动便是企业搜寻的重要内容,而搜寻是一个企业与外界发生联系的过程,因此创新要求一个互动的过程。Winter(1984)将技术划分为源自企业外部即公有知识的技术和源自企业内部即自身积累的技术。Dosi(1988)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他认为每一种技术都包含有默会的和专门的(tacit and specific)知识,这类知识不能用“蓝图”(blueprint)的形式加以书面表达,也不能轻易地传播,但可以通过共同学习和工作经验地掌握。企业的创新机会一定程度上受它的供给商和消费者技术进步的影响。这样,创新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惯例累积性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企业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创新是企业与其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知识的新组合,它不仅是研发的结果。还是创造、运用、传播各种知识的参与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创新的绩效取决于参与者相互作用的方式,单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取决于该企业从它运行的环境中所获取的信息量(Antonell,1996)。Carlsson和Stankiewicz(1991)则以“技术系统”(technological sys-tern)的概念来描述新的条件下的创新机制。所谓“技术系统”,指的是“在特定的制度框架下,一个专业经济,产业区域内的各个主体相互作用,并涉及技术的产生、扩散和运用的动态网络”。之所以以“网络”形式来界定技术系统,是由于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间的合作变得必要。   企业处于创新主体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大学成为两种最有价值资产(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和新的观念)的主要源泉,也是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市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失灵使得互动的创新需要政府的参与,但政府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一个经济区域内的大学、产业与政府之间结成三螺旋(Triple Helix)网络进行创新,技术创新日益嵌入在大学、产业和政府相互作用的关系中(Etzkowitz,2002)。这种创新模式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创新优势的获得已变得至为关键。      二、大学―产业―政府关系新的制度安排创新模式      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和技术更新的速度加快,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适应这种局面,而传统上主要靠企业自身的研发来实现创新的做法已不能维系。企业有必要接受和寻求更多的外来创新来源。经济中的这些变化引发了知识基本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作为知识生产和传播者的大学的角色也在发生改变,它越来越被要求与企业的生产相结合,推动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大学角色的这种转变对于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变得非常重要。若要在区域内形成持久的创新,就要使大学和企业间的互动成为一种常态,也就必须使大学参与经济发展的活动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而这种制度化的过程需要政府提供支持和保障才能完成。这引发了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重新安排。      (一)对大学在产业创新中角色的重新思考   众所周知,知识经济的显著特征便是知识的产生和传播与经济交互作用,而新经济中的生产模式也引发了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吉本斯(Gibbons)等人(1994)提出,应该在具有传统交流结构的按学科划分的科学――模式1和处于学科间相互作用中的“网络式科学”――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