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乡一体化平鲁启示
城乡一体化平鲁启示
面对新时期“城乡一体化”的课题挑战,平鲁区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之路。9月初,来自北京的数位学者齐聚平鲁,探求其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30年前,这里的人均年收仅20.1元,是山西省倒数第一,全国倒数第二
如今,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已名列山西省县城第12位。而其新农村建设独辟蹊径,更创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独特模式,正吸引着全国的关注。
这里便是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9月,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一个有着全国背景的新农村建设研讨会在这里举办。来自北京的学者们认为,平鲁是一个能够反映新中国成立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经济飞速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成果的突出典型,平鲁模式值得解读。
“扩城”与”瘦村”:
化村为城的一体化空间布局
“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中国二元社会架构的不平衡曾在2006年前的平鲁典型存在,当时全区13个乡镇18.3万人口中,农业人口达到15.5万人,大都散居在:300多条沟沟岔岔。农村的经济收入、居住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医疗分布,衬:会保障等等,都远远落后于城镇。
牛井在双碾乡上井沟村住了一辈子,喝水要靠天,去县城要走10来里地才能到公路坐上班车,看病方圆30里也找不见一个医生,如今,村里30多户村民搬到了大有坪移民新村。
与其他新村一样,在这儿,牛井和其他乡亲们住上了红顶新砖房,村里有超市、卫生站、图书室,街道全部进行了硬化和绿化。村里还通了公交车,15分钟就可到县城。路通了,房新了,经常去城里转转的牛大爷笑称,我们平鲁县城和北京一样也有三环四环了。
这一切,都得益于平鲁的“一城十镇百村”城乡空间一体化布局规划,让越来越多的农村百姓享受到像牛井一样的幸福生活。1个中心城区、10个乡镇,100个新村,正在打造一个全新的平鲁。
“把农民从散落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山沟中搬出来,实现城乡布局合理,公共资源优化配置,是一城十镇百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平鲁区委书记、区长李俊说。
这一大挪移从2005年发端,平鲁斥资13亿元精心打造了井坪新城,又投资2亿多元,先后新建、改建和扩建了…大乡镇,村庄总数由442个缩减到286个,目前,全区农村道路、饮水、学校、广电、医疗“五个全覆盖”基本完成,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城乡一体化。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认为,“一城十镇百村”这样一个总体富裕的设想,将整区统筹考虑,细致规划,这正是“平鲁模式”比较突出的特点。
目前,山西新农村建设正进入到整体布局阶段。有关专家指出,平鲁模式正好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如何布局提供了一利嘶的思路。
“移民”到“富民”:
工农互促的一体化产业发展
3年前,高世尧所在的曹庄村搬迁至安太堡移民新村,新村距离平鲁区政府所在地井坪不足10分钟车程。高世尧现在的工作是给菜浇浇水、苫苫棚。蔬菜长成时,他把新鲜的蔬菜直接送到井坪的菜市场,每年有近1.5万元的收入。
新村镇建起来,让农民搬进来,还得让农民住得起、富起来。为此,平鲁增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能力,促进产业发展一体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1―8月,平鲁财政总收入仍然强劲上升,完成11.23亿元,同比增长71.2%。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其有能力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北坪、大有坪等移民村,奶牛养殖、养猪、小杂粮加工等新型产业已经初其规模。在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下,以离地农民为主角的平鲁全民创业热潮正在兴起。
“去年光羊绒一项我就收入了12万元。”高石庄乡草场村养殖户李秉强高兴地说。
在退耕还林的基础上,该区铺开了规模最大、标准最高、质量最好的造林绿化工程,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给离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畜牧业奠定基础。
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三农”问题专家张红宇说,生产、生活、生态可以相容,这一理想状态在平鲁模式中找到了。
与此同时,平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投资4.7亿元的牧草加工、荠麦系列食品加工、小杂粮加工等开发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
对此,国务院研究室原副主任杨雍哲认为,平鲁农业的发展带动了一批加工业,这些加工业的兴起必然又带动一批商贸业、服务业。这样的“一城十镇百村”建设就有了产业支撑,不是唱空城计。
“公平”与“共享”:
城乡同步的一体化公共服务
在对平鲁进行实地考察后,杨雍哲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平鲁模式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把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融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之中。
北坪移民新村的张老汉是这一理念的直接受益者。去年他颈椎滑脱,得知做手术要3万多元,只好放弃治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