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结合中高职教师困境与超越
工学结合中高职教师困境与超越
[摘 要]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实施工学结合,要求离职教师不仅要成为理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实践技能的拓展者。而在工学结合过程中高职教师处于自身观念落后、体制瓶颈制约、培训低效以及合作意识薄弱的困境。为此要通过更新观念,完善体制,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组建合作团队,促使教师克服工学结合中的困境,促进工学结合的高效运行。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教师 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1―0156―03
一、必然趋势:工学结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1.要求“知识结构”全面。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教育,要求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学生将来所从事职业和所在岗位或岗位群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并懂得高职教育的特殊规律。换言之,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该具备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也具有实际操作能力,既能在学校教书也能在车间里开动机器,既能指导学生完成学业同时也具备分解工作任务、重新整合课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帮助学生成人、成才的能力。通过工学结合,教师的知识会逐步得到优化,知识与能力会逐渐达到统一。
2.要求“教学技巧”创新。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高职教师靠一支粉笔、一张嘴,独自一个人在讲台上坐而论道的单向的讲授形式已成为过去,学生的自主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成为教学的主导, “做中学”教学、“学中做”教学、问题导向教学、行动导向教学、项目课程教学、情境教学和案例教学,将成为课程教学的主流。在这种教学情境中,高职教师角色的主导作用将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和整体控制中,与学生共同设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内容、检验工作成果、分析活动得失,进而推动学生知识的自我构建和技能的自我提升。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带动学生边干、边学,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迁移。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就业渠道及岗位变化来调整教学内容,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提高教学技巧。
3.要求“学习理念”更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知识的增长、创新和技术装备淘汰的速度迅速加快,高职教师只有不断对原有知识进行再生,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他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吸取新知识。另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作为教师所必需的基本教学能力,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
二、突然落差:工学结合中高职教师的困境剖析
1.高职教师观念落后。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无论是授业者还是受教者,都习惯了那种“重理论,轻实践;重设计,轻工艺;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育方式。因此,一些教师认为只有教学才是本职工作,而没有必要到生产第一线参加实践。或者认为,实践指导课应由实验员去上,而专业理论课教师只是讲理论。基于这种认识,部分教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下基层去参加实践,即使学校有此要求,很多教师也只是应付差事、走走形式。教师长期脱离实践,就会导致指导学生能力降低,甚至不敢指导学生实践。此外,由于工学结合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而达到要求的困难较大,从而使部分教师产生畏难情绪,不愿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缺少追求目标的原动力。
2.学校体制成为瓶颈。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在校高职学生的逐渐增多,导致高职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高职院校只能要求教师把绝大部分时间用在课堂教学和校内工作上。因此,他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这就导致专业教师的实践锻炼没有时间保障。
另外,职称评定也制约了教师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当前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定尚无特殊政策,仍沿用普通大学本科的标准,重点考核教师的科研能力,重论文、轻教学,重研究、轻应用。而目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中考核教师的能力恰恰不是科研,而是专业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在现行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指挥棒”下,高职教师只能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完成论文、著作等硬性指标上,而无暇顾及专业实践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这是导致高职教师“能讲不能做”的重要原因之一。
3.高职教师培训低效。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往往由学校决定,教师成为受控和被安排的客体,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培训过程中,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教师共同聆听专家讲座,这种培训对象针对的是教师整体,从而使教师的个体差异被湮没。每个高职教师在工学结合过程中,都存在着各自所疑惑的问题,而这些也是他们希望在参与培训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忽视了这些基础的、无法与教师的个体需要联系的培训
文档评论(0)